瓦格納叛亂、北京打「沖繩牌」、中國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等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2023年6月第4個星期,俄羅斯經歷了混亂而戲劇化的插曲,在一天多的時間內,瓦格納僱傭軍發動叛亂並朝莫斯科進軍,然後又出人意料地迅速終結,事件震撼全球。這場叛亂如何改變俄烏戰爭,乃至全球政治?此外,習近平點評「琉球歷史」,分析稱觸動中日敏感神經,北京的「沖繩牌」會打出嗎?

此外,在新科世界盃冠軍阿根廷訪華在北京引發球迷熱潮的6月,中國西南一項民間鄉村業餘足球賽事「村超」,意外走紅。台灣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參選2024總統大位,代表第三勢力急起直追,引發國民黨支持者焦慮及民進黨人緊張。

最後,中國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年輕人從「藍領」工作中尋出路,他們的出路在哪裏?BBC中文有詳細的分析。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上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我們帶你一一回顧。

1. 瓦格納叛亂終結 俄烏乃至全世界受到什麼影響?

俄羅斯經歷了混亂而戲劇化的插曲,在一天多的時間內,瓦格納僱傭軍發動叛亂並朝莫斯科進軍,然而叛亂又出人意料地迅速終結。一位專家告訴BBC,瓦格納首腦普裏戈津前往白俄羅斯,以及瓦格納戰士被吸收到俄羅斯軍隊,這可能意味著這個臭名昭著的僱傭兵組織的終結。

大西洋理事會安德魯·達尼裏(Andrew D'Anieri)說,從俄羅斯傳出的信息,混亂且不明確,很難說到底會發生什麼。查塔姆研究所俄羅斯-歐亞項目負責人詹姆斯·尼克西(James Nixey)說,烏克蘭將從俄羅斯的危機中獲益。

2. 中日關係:北京為何打「沖繩牌」?

從沖繩島中部的鳥瞰圖中,可以看到日本沖繩的普天間美國空軍基地(左)和嘉手納空軍基地(2021年12 月12日資料照片)
從沖繩島中部的鳥瞰圖中,可以看到日本沖繩的普天間美國空軍基地(左)和嘉手納空軍基地(2021年12 月12日資料照片)。

今年6月4日,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頭版刊出一則頭條消息,披露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提及當時獨立的「琉球王國」(今沖繩)與福建的歷史。有關消息意外觸動中日敏感神經。

日本專家林泉忠告訴BBC中文,此次應該是館方「有意識地選擇」涉及琉球歷史的文本,給習近平評述。可以看出兩個信息,「首先,北京似乎在強調,在中日關係並不和睦的當下,中國跟琉球可以有特殊的友好關係;再來就是琉球地位究竟屬不屬於日本,應該也可以討論。」

3. 中國「村超」球賽開打爆紅

在後新冠疫情時期中超聯賽回歸常態、新科世界盃冠軍阿根廷訪華在北京引發球迷熱潮的6月,中國西南省份一項民間鄉村業餘足球賽事,意外地成為一個矚目的焦點。據中國媒體報道,被當地人稱作「村超」的貴州省榕江縣「和美鄉村足球聯賽」,忽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勢頭,迅速引發線上和線下的大量關注。

這項以鄉村為單位的賽事被指由當地村民組織,15至40多歲年齡不等的參賽球員來自不同職業,而且來自不同的民族。

4. 台灣2024總統大選:誰在支持「批判者」柯文哲

To go with Taiwan-politics-vote-mayor,FOCUS by Amber Wang In this picture taken on November 25, 2014, Ko Wen-je, an independent Taipei mayor candidate, gestures during campaigning in Taipei.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意外領跑,而代表國民黨披掛上陣的新北市長侯友宜竟然落到第三,引發台灣政壇熱議。

距離台灣2024總統大選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台灣電視台TVBS上周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曾代表台灣第三大黨民眾黨的總統參選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意外領跑,而代表國民黨披掛上陣的新北市長侯友宜竟然落到第三,引發台灣政壇熱議。

此外,柯文哲近日拋出在九年前引發台灣「太陽花運動」的服貿協議議題,也再度引起一場激辯。

5. 中國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年輕人從「藍領」工作尋出路

自2020年以來,中國青年人失業率連續幾年處於較高水平。根據官方6月發佈的最新數據,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連續兩月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升至20.8%。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得不選擇一份需要體力勞動的「藍領」的工作,包括送外賣、去餐廳當服務員、做網約車司機等等。

有專家說,對於整個中國社會來說,大學畢業去做家政,代表了人力資源錯配進一步加劇。

本周其它的重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