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小孩肚子卻瘦不下來,醫師揪出產後肥胖3主因

產後肥胖3主因,對症處理才能穿回產前的褲子

生孩子是許多女性人生中的重要階段,但產後身體的變化也成為不少媽媽們的困擾。其中小腹的變化尤為明顯,讓不少新手媽咪感到疑惑:小孩卸貨後,體重也順利減下來了,但褲子怎麼還是扣不上?

女生懷胎十月,生完小孩後,最常出現瘦不回去的問題。(圖片來源/canva)
女生懷胎十月,生完小孩後,最常出現瘦不回去的問題。(圖片來源/canva)

產後小腹胖原因1:皮膚鬆弛

首先,要認識到小腹的變化不單單只是脂肪的累積,有時,外觀看似「胖」的肚子,其實是因為皮膚鬆弛,由於懷孕時子宮被撐大,皮膚也跟著自然伸張,即便體重回到產前,皮膚也可能因此失去彈性、看起來鬆垮。在這種情況下,建議透過電波或超音波療程來提拉鬆弛的皮膚,現今有許多新技術拉提療程,都能針對指定身體部位改善。

產後小腹胖原因2:脂肪堆積

第二個原因就是脂肪堆積,像是進補的月子餐,因為熱量高、油脂多容易導致肥胖,建議施打「消脂針」進而分解脂肪。這種療程相當適合針對局部小範圍進行改善,除了小腹之外,也能施打在雙下巴或嘴邊肉等部位。

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利用點滴方式進行燃脂,也就是常聽到的「消脂 / 燃脂點滴」,但要特別留意的是,由於點滴注入身體後,會隨著血管全身循環,因此不能局部進行改善,有可能會導致胸部變小,除此之外,哺乳中媽咪也要留意,進行點滴療程後,24小時內的母乳不能給寶寶飲用。

產後小腹胖原因3:腹直肌分離

還有一個常見的產後肥胖原因是「腹直肌分離」,若是懷有多胞胎、選擇剖腹產,或者胎兒過大的媽媽都是高危險族群。腹直肌位於腹部中央,如同男生的「八塊腹肌」中的分隔線,懷孕時,子宮隨著寶寶長大而延展,也使得腹直肌被拉長,容易導致兩條腹直肌的中白線分離,即便產後體重減輕,但失去腹直肌支撐的腹部皮膚,就會出現肌肉鬆脫、妊娠紋、下垂等症狀,不過一般來說,腹直肌分離的狀況大多於產後 8 周就逐漸恢復。

若是因為腹直肌分離導致的肥胖,也可以選擇「腹直肌縫合手術」方式進行修復,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搭配肚臍整形、上腹部抽脂,或是切除鬆弛皮膚等療程。

總結來說,產後小腹的問題分為三大部分:皮膚鬆弛、脂肪堆積和肌肉層。每部分都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而媽咪們在選擇治療方式時,應該要詳細諮詢專業醫師,確保療程安全且有效。

圖片來源/姊妹淘 / 伊頓拍攝
圖片來源/姊妹淘 / 伊頓拍攝

醫師簡介/薛乃維

現任 臻心美妍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顏面暨重建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曾任台灣鼻整形基金會秘書長、前台北馬偕醫院顏面暨重建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台灣形體美容醫學會特聘講師、中國南京乳房整形新技術研究員、美國達拉斯鼻整形中心研究醫師,經驗相當豐富。

一頭浪漫捲捲頭、被稱為是花美男的薛乃維醫師,在各方面自我要求都極高,他認為:「當你可以把自己的外貌保持在完美狀態,就能給人留下良好有魅力的第一印象。」

延伸閱讀:

子宮外孕無法預防!5種人風險高,人工生殖也是誘因之一?

子宮外孕胎兒一定保不住嗎?醫師曝可能著床位置「這處」妳一定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