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少更要顧好 台大兒醫籲補助0至3歲完整評估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3日電)少子女化成國安問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今天說,生得少更要照顧好,籲政府提供0到3歲幼兒完整評估發展、體質等,後續疾病發生率若因此下降,台灣可望成為國際借鏡典範。

兒童發展遲緩及早診斷、接受早期療育,對日後發展相當重要,台大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是全台規模最大,由於不限額,每年收案約1000名,為讓小朋友在友善環境中安心看醫師,台大打造全新童趣空間,今天揭牌。

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本身也是小兒科醫師,他致詞指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生得少更要把每一個照顧好,長遠目標是希望政府能跨部會解決少子化問題,短期則希望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讓早療小朋友漸漸回到正軌。

李旺祚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國健署自7月起,提供具健保身分的未滿7歲兒童,每人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雖然能找出更多有發展狀況的小朋友,但台灣的量能是否能應對大量評估甚至治療,是政府需要重視的問題。

李旺祚不忘強調,「有發展狀況不代表有問題」,這要經過專業評估才能判定;現在政府提供很多點狀的補助,例如幼兒專責醫師計畫每案新台幣1000元、兒童發展評估6次、2400元等,為何不考慮乾脆包裝成一套,補助每個孩子8000元或1萬元,在0到3歲完整評估發展、體質等,長遠看來可節省後續健保資源,疾病發生率若因此下降,可望成為其他國家借鏡的典範。

隨家長及社會意識抬頭,台大醫院兒童發展及評估療育中心主任謝正宜說明,臨床觀察越來越多家長會及早帶小朋友就醫,現在一半左右都在3歲以下,還曾遇過5、6個月頭部控制不好就被帶來的小小孩,不像過去會認為慢一點講話、走路也沒有關係。

謝正宜表示,她通常建議等到1歲半、2歲再進行完整評估,但6個月到2歲這段時間並不是沒人照顧,而是安排專業如物理治療師等教導家長照護知識,並定期追蹤觀察小朋友發育狀況,避免過早評估,家長反而陷入治療是不是沒效的焦慮中。

「只要家長願意學,小朋友一定會進步。」謝正宜強調,每次完整評估至少4小時起跳,動用人力涵蓋語言、物理、職能、心理師、社工等,年紀太小可先考慮其他介入方式。(編輯:陳政偉)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