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與觀光並行 永續國旅市場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帶來國旅爆炸性的人潮,澎湖、小琉球、金門、馬祖等離島,因為遊客暴衝,不但衝擊當地居民生活,也造成動植物和海洋的生態破壞,因此「遊必有方」專題,即日起三天,帶您到台灣最後的離島淨土、龜山島。這個島嶼開放到今年八月一號,已經屆滿二十年,因為每天採取1800人的遊客總量管制,而且所有遊客都不能留宿島上,讓龜山島的生態衝擊,降到最低,在觀光和生態保育,達到雙贏局面。

防疫同時,還得清點人數。

因為龜山島每天的登島遊客,不得超過1800人。

龜山島遊客:「我是預約,兩個禮拜前先來(網路)報名,先來報名,所以才有(登島)位置嗎) 對。」

半個小時後,抵達龜山島。

東北角管理處駐警隊長 許源豊:「一天有1800(人),其實他(遊客)進來(龜山島)的時間,頂多100分鐘(參觀時間),我們盡量以量(管制),還有用時段(遊客分流)去控制。」

當天來回,遊客短暫的駐足,留下的是回憶,而不是垃圾。

龜山島遊客:「(小琉球 金門 馬祖(比較) ),差很多,這邊比較沒有垃圾。」

記者 張澤人:「絕大多數的遊客登島,都是在龜尾湖這個區域參觀,龜山島開放至今20年,開放的區域生態,至今仍然保存相當地完好,沒有太多的汙染,不過龜山島大部分的區域,並沒有開放給遊客參觀。」

龜山島開放區域,僅限於龜尾湖這一帶,占全島的一小部分。

東北角管理處解說志工 楊月姿:「(龜山島開放面積)不到10%,我們開放的區域,它是一個固定的區域,遊客上島來,他也是只能跟著導覽員,這樣走固定的區域。」

東北角管理處處長 陳美秀:「(遊客人數)總量管制是不變的,目前龜山島,我們叫做周休一日,星期三是周休,然後一年四季 休一季,讓龜山島休生養息。」

每年十二月到隔年二月,龜山島全島封閉,進行生態復育。

東北角管理處解說志工 鄧昭祥:「(封島)這段時間,我們都不能上島,可是我們三月分(開放登島),一上島的時候,有很多像戴勝(鳥類),有很多的水鴨,各種的候鳥(隨處可見)。」

東北角管理處處長 陳美秀:「觀光跟生態如何平衡,台灣這個地方,我覺得龜山島,是很好的一個案例,它確實是一個生態島。」

2000年,龜山島開放遊客登島,每天從最初的250人,到現在的1800人,於是垃圾量、跟著增多。

東北角管理處駐警隊長 許源豊:「我們清潔工都會把它(垃圾),集中以後 再做分類,再運回本島。」

龜山島、有海上生態公園的美譽,但在20年前開放之前,曾經是軍事管制區,外人根本無法靠近。

記者 張澤人:「這裡是龜山島的軍事坑道,有800公尺長 事實上,龜山島歷經23年的,軍事管制區,直到2000年才對外開放,目前這裡可以,看到一台90高砲,供民眾參觀。」

昔日的軍事設施,如今是觀光景點。

畫面中的軍事崗哨、有3公尺高,加上海拔398公尺的山峰,因此命名為401高地,成為龜山島的最頂峰,吸引遊客遠來登山,但每天開放名額,只有100人。

東北角管理處駐警隊長 許源豊:「(龜山島)上面的一草一木,還有包括岸邊的一些石頭,(遊客)都不可以帶走,(違規處罰)5000元以上(罰款),如果造成像一些沒辦法,復原的一個破壞,其實最高可以罰到500萬元以下。」

嚴格執法,希望觀光和生態、不會失去平衡。不過,假日的龜山島海域,最近多了數十艘私人遊艇。

東北角管理處處長 陳美秀:「今年慢慢都有一些(私人)遊艇,它會靠近我們龜山島,最漂亮的牛奶湖(海),然後下去潛水。」

私人遊艇的遊客,沒有申請登島,因此政府規定:他們只能在海域玩水,不得靠岸,但仍有人偷偷上島,成為管制下的漏網之魚,甚至衍伸出安全問題。

東北角管理處駐警隊長 許源豊:「(私人遊艇)有的下去潛水,(海洋)上面也沒有放置標誌,也沒有船在旁邊照顧(警示),有時候(私人遊艇)潛水客,從海底下竄上來,賞鯨漁船他們都會,造成很大的一個困擾。」

東北角管理處處長 陳美秀:「只要是你(私人遊艇遊客)潛水,你沒有依照水域遊憩管理辦法,就依照管理去處分。」

讓「報復性」旅遊、變成「抱負性」旅程。

美景下的壓力釋放,需要有理想、有抱負地被妥善規畫,讓台灣的處處景色,都成為我們和下一代、永續存在的感動。

採訪撰稿 張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