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超過半數企業導入 外語人才夯追:成為AI詠唱師

2023年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應用元年,根據《Fortune》的報導,ChatGPT這類生成式AI工具可以增加效率與生產力,因此許多公司選擇擁抱OpenAI。亞馬遜(Amazon)就認為生成式AI是下一個成長的關鍵要素,日前宣布撤換網路服務(AWS)的執行長,並設定在AI時代維持競爭優勢為首要目標。於此同時,Google也在美國推出「Google搜尋融入生成式AI」的服務,原本的「關鍵字」搜尋轉向「問句式」搜尋,並以「AI總覽」提供答案。這個改變的重大意義在於「檢索」轉向「生成」,搜尋過程將更符合使用者的自然語言習慣!

台灣產業也處於人工智慧的變革浪潮之中,根據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於3月份公佈「2023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顯示,生成式AI工具降低了AI的使用門檻,已有超過半數企業(54.2%)內部已開始導入公司營運流程或個人/部門內使用。產業運用AI的趨勢,促成業界開出熱門新興職缺,其中最夯且有討論度的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又稱「AI詠唱師」、或「溝通式程式設計」(Conversational Programming),主要工作是與AI溝通、對AI模型下指令、訓練AI、引導AI生成精準答案。這項新興工作,在台灣的人力銀行網站已有各種詠唱師相關職缺,例如網站優化SEO、美術設計、網路行銷、圖像辨識,當然也包括來自人工智慧領域的提示詞工程師。

誰可以擔任AI詠唱師?仔細閱讀詠唱師職缺的要求,除了「資訊管理」、「資料/數據分析」的相關背景,還有「語言學」和不同產業所要求的不同應用工具,如ChatGPT、Python、C++、JAVA、Photoshop…等等。除了語言學知識,用語言進行專業溝通也很重要。因為生成式AI的應用範圍廣泛,除了文字生成對話、故事之外,還可以音樂生成、圖像與影像生成、甚至是程式生成等等。因此,跟AI溝通不僅只要給予正確的指令,還需有超越「唸咒」的硬實力;也就需要懂得跨領域進行專業溝通,運用專業知識,給予精準、簡潔、有組織並一致的指令,才能生成符合專業要求的文章、圖片、故事、程式、音樂,甚或是在開發產品過程中提升效能。以AI生成圖片為例,下指令產生圖片,並不斷的修改提示詞,就可以與AI一起「詠唱」出預期的圖片;如果詠唱師具備繪圖軟體的技術知識,結合說故事的想像力、創意,與明確的語言表達,更能創造出一個生動的圖畫故事。

《Forbes》報導〈2024年8大未來工作趨勢〉指出,其中之一就是未來能夠使用AI的人將會取代不能使用AI的人,這預示了運用生成式AI將成為職場普及的基礎能力。在與AI協作的人才中,AI詠唱師須結合跨領域學習不同知識的硬實力,也要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趨勢與變化。舉例來說,詠唱師若同時具備基礎的寫程式的能力、特定專業知識和對社會趨勢的瞭解,就能理解AI所生成程式的基礎邏輯為何、是否合乎工作需用、判別有無資安問題等等。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針對目前與AI進行專業溝通的需求趨勢,積極地引導學生發展跨域與專業溝通能力,期許外語人才職涯選項再增加一項:成為AI詠唱師。輔大外語學院鼓勵學生在大學四年內就開始跨域──不僅透過跨領域學分學程(包括,文創、商務、外交、國際醫療、財法翻譯、華語教學、拉丁文)協助學生拓展第二專長,近幾年也開辦數位科技的工作坊(例如,數位知識網紅工作坊、商用大數據分析工作坊)厚植外語學院學生的數據力,113學年新設「國際溝通與科技創新」學位學程,既培育同學的外語能力,亦發展專業溝通能力。同時外語學院致力於推動產學合作,精誠集團日前捐贈AI圖數據雲端軟體帳號,引導人社領域的學生運用人文素養、掌握科技能力,發揮邏輯思考與創意力,分析社會與商業議題,打破讀外語科系沒有未來的誤解!

在生成式AI時代下,AI工具的重點在於能處理自然語言並給出相關答案,而外語學系學生則因為學習了英外語「自然語言」和科技語言,可以成為「施咒語」的哈利波特,既懂得運用複雜的語言學、廣泛的語言數據,又具備跨領域的專業「硬實力」,和職場商務溝通的「軟實力」。外語學門積極透過介接世界文化與先進科技,所造就的人才必可成為職場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