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業者連袂北醫、中山醫 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銀行」與治療應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日起登場,深耕多年再生醫療領域的知名生技業者,在本屆醫療科技展上提出「備份健康」的倡議,並透過多項技術進程,向國人展示已落實的重要佈局,宣示國內重疾治療正式進入新時代!

▲知名生技業者連袂「北醫」、「中山醫」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與治療應用。(圖/業者提供)

專利凍存技術「細胞存活率超過98%」 生技業者與北醫合作成立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銀行

為了使民眾能及早「備份健康的幹細胞」,與北醫細胞治療中心,合作正式成立周邊血幹細胞儲存銀行正式成立周邊血幹細胞儲存銀行。

生技公司董事長陳炯瑜醫師表示:「周邊血幹細胞在年輕的時候儲存是最好的,隨著身體的老化,幹細胞活性也會減少,透過技術把幹細胞存活率提升,將會對後續的應用有更好的幫助。」

國內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的臨床案例逐年增多,有幹細胞之父之稱的台大醫學院林凱信教授提出,以癌症病患為例,自體移植就是把自己的造血幹細胞預先儲存,利用常規醫療使癌症緩解後,再把自己預先凍存的幹細胞移植回去,重建造血系統,患者就有機會恢復,這樣的治療安全性高、副作用低、且取得方便。除了癌症治療外,對於心血管疾病以及盛行率高的失智症,周邊血幹細胞都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潛力。

業者採用離心分層採集專利技術,一人多管凍存,大幅突破了過去凍存技術的瓶頸,能使細胞的存活率超過98%,未來再加上細胞擴增純化的專利技術使幹細胞數量極大化。

血液疾病新治療盼傳佳音!目前已順利進入IRB人體研究階段

在特管法的鼓舞下,業者迄今已和北醫、高醫、中榮、慈濟、中山醫等醫院進行合作,並順利進入臨床IRB人體研究階段,周邊血幹細胞能產生免疫細胞與血液細胞,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與「自體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項目。前者為肺癌、乳癌、肝癌、大腸癌等實體癌帶來與傳統癌症治療截然不同的方式和扭轉健康的生機,而後者則可對付慢性缺血性腦中風、嚴重下肢缺血症等難治之症。

中山醫血液腫瘤科巫康熙醫師提出,許多血液系統疾病若非緊急安排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況惡化的速度往往快過預期,甚至威脅生命,雖說台灣造血幹細胞移植能力已然世界聞名,但有科研實力堅強的生技團隊同行,加上特管法的支持,勢必能進展得更好。目前業者與中山醫正推進申請特管的 CD34+ 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和下肢缺血適應症的CMC製程 ,除了血液腫瘤同仁貢獻專業,神經內科和口腔醫學也加入計畫,雙方都對達成臨床IRB研究任務充滿信心,並期待特管申請受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