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上山避暑去 挑戰閂山鈴鳴山

前進閂山,不可錯過的就是壯觀的閂山之門。
前進閂山,不可錯過的就是壯觀的閂山之門。

在中央山脈北二段有一座像鈴噹的山,還有一座像古早木板門的鎖─木閂的山,造訪這兩座山,來回四十公里餘,穿走於林道、芒草和高矮箭竹林中,山友們總會說一趟走下來「箭竹吃到飽」,確實,沿途多是箭竹林,甚至一回頭也看不到來時路,還可能被箭竹劃傷,不過當鈴噹出現眼前,也許能聽到風聲吹響鈴噹般舒暢,走吧,到高山上避暑去。

文、圖/記者張淑娟

一群山友同行,前進郊外化的百岳鈴鳴山和閂山。
一群山友同行,前進郊外化的百岳鈴鳴山和閂山。

觀山嵐聽鳥語 山林洗滌塵囂

鈴鳴山在台灣百岳中排行第六十,高三千二百七十二公尺,閂山則是排行第八十,標高三千一百六十八公尺,都屬於中央山脈北二段縱走的一部分。

因北橫公路開闢,縮短了人與兩座山的距離,使得造訪的人更多,登山的愛好者三五成群揹著帳篷就出發,並在工寮附近找空地搭帳,煮著咖啡看著山嵐變化,聽著鳥鳴聲,當「吐米酒吐米酒」聲響起,那是畫眉的鳥語,聽著聽著忘卻紅塵俗世的紛擾。

走在北二段,一路是高矮箭竹林。
走在北二段,一路是高矮箭竹林。

若要輕鬆行,可以第一天先住宿在環山部落的民宿,民宿選得好可先睡上一晚的安眠覺,且在民宿還可購水蜜桃和高山蔬菜,下山時就可帶回家享受,而王小明民宿還體貼提供隔日下山可先洗個舒服的澡再回家,所以登高山愈來愈是一種享受,除了腳可能受累外,山林卻給了最放鬆的好心情。

↑前進鈴鳴山沿途可看到群山和雲影變化。
↑前進鈴鳴山沿途可看到群山和雲影變化。

在民宿住一晚之後,翌日再搭接駁車前進730林道11.7K柵欄,由此處起登,沿途盡是廢棄林道,走起來相當平緩,只是路程有點遠,得走十多公里,不過在16K處有輛廢棄機車,這可是必拍的景點,感覺像是騎著機車在林道前進,拍了網紅機車之後,接著朝著18K閂山之門前進,該處有棵橫倒的巨木,猶如一座門,通過該門之後,再走往23.2K就是閂山登山口,許多腳力好的,會直接把背包放在登山口處,輕裝上閂山,或者也可以直接先到25K處的工寮休整,再上閂山。

不上閂山可以在工寮好好休憩,聽山林低語,鳥鳴蟬叫不停,或者可以到鄰近水源處泡個冷泉、戲水一番,大台南登山協會領隊趙和修和高山嚮導高銘聰可說是帶高山的好樣,沿途撿垃圾,甚至連自己吃的蘋果殘渣都裝袋帶下山,他們還就地取材設計小山鏟以便隊友處理排遺,並叮嚀著自己用的衛生紙也要帶下山,看見了多處的一朵朵白花,莫不感嘆著大家愈來愈愛登高山,卻留下處處的小白花,這可不是登山應有的氣度,登山零廢棄,還有待加強。

鈴鳴山像個鈴噹,要翻過幾座山坡才看得到鈴噹頭。
鈴鳴山像個鈴噹,要翻過幾座山坡才看得到鈴噹頭。

群峰連綿 一覽眾山小

工寮一晚之後,趕在天亮之前出發前進鈴鳴山,路程來回約七小時,可高繞順遊人待山北峰和人待山,這都是三千公尺的高山,在人待山三角點視野相當好,可以望著像鈴噹的鈴鳴山貌,還有合歡群峰、鉅齒連峰,續往前行,陡上到主稜線,看不到鈴噹,原來還要連翻過幾個山頭才能到達鈴鳴山的三角點,路程長了點,但一登上三角點卻是一望無際,一覽眾山小,群山環繞腳邊,雲猶如舉手可得,而雪山、畢祿山、鋸齒連峰、中央尖、合歡群峰等許多的高山疊翠,與朵朵湧起的白雲相呼應,高山雲景一覽無遺。

鈴鳴山沿途倒木具挑戰。
鈴鳴山沿途倒木具挑戰。
五顏六色的菇是山上另一種風景。
五顏六色的菇是山上另一種風景。

下了鈴鳴山之後,回程仍可仔細瞧著各種高山小花,而沿途的箭竹林真的是有點穿箭而行,回到工寮吃個午餐,還可選擇上閂山,一日兩座百岳,竟是挑戰腳力的訓練,所幸上閂山,沿途有許多菇可賞,不論是大靈芝或者小紅菇、淡紫菇等,五顏六色,樣貌可人,還有的像小燈炮一般,真的是菇菇的神奇天地,不過,沿途眾多的咬人貓,可輕忽不得,一碰到可就不好玩了,所以上山務必是長袖長褲,不少年輕人總是短袖短褲就上山,甚至還穿著清涼的小可愛,如此可就要遭罪了。

前進鈴鳴山遇上小斷崖。
前進鈴鳴山遇上小斷崖。

想要上到閂山三角點可得要有心理準備,路程仍是遠,走在短箭竹時還可能頂著烈日,不過卻可看盡那美麗的黃金大草原,喜愛登高山的新手,可以選擇到閂山走一趟,讓山林當老師,仔細走仔細看,可以看到山豬們玩耍後一堆堆翻動過的土,還有山徑上只剩下殼斗科果實的殼,以及被磨過的樹皮,那可都是山林動物的花招,走一趟山,認識不少植物,也許晚上在工寮的天空不只有滿天星斗,還有黃鼠狼的運動會,熱鬧非凡。

在高山等著旭日,美景無敵。
在高山等著旭日,美景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