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逃向苗栗苑裡 忘卻塵囂
苗栗曾有一本觀光旅遊雜誌,取名「Escape to Maioli」,中文名稱為「苗栗玩透透」,其實英文直譯「逃向苗栗」,更能符合苗栗山城的的慢活氛圍;當擁擠吵雜成為生活的必然,找一個人少清靜,讓呼吸腳步都慢下來的地方,似乎是現代人更急迫的渴求。這次就先逃向苗栗苑裡,輕鬆的住個2天,讓心安靜一些時日。
【圖與文/記者楊淑芬】
藺草之鄉 文化館保存傳統
苑裡鎮位於苗栗海岸線的最南端,苑裡平原是盛產稻米的穀倉,藺草編織的草席與草帽曾是台灣外銷的三大特產,曾經風光一時。
苑裡原是平埔族灣麗社地,「灣麗」以溫軟的客家口音念起來似「房裡」,所以今音「苑裡」。苑裡開發較早,鎮內多是土石砌成的三合院老宅古蹟,因環境、氣候得宜,人口稠密,是苗栗縣南部交通及生產重鎮。苑裡地形呈長方形橫列於大安溪北岸,在早期台灣開拓史占有重要地位與通霄、後龍、竹南,同為苗栗縣墾拓最早的地區。
苑裡有「藺草之鄉」的美譽,只要一走進苑裡,就可以看到農田裡種植了許多藺草,因為藺草的莖柔軟而強韌,而且能除濕、除臭,非常適合用來編織,所以早在清初時,當地婦女已經利用藺草編織草蓆。經過發展及改良,到日治時代已研發出美觀的藺草帽,因為質地輕,並有自然草香味,而成為行銷全球的特產。
文化館外有一尊洪鴦女士的雕像,訴說藺草帽的由來,1897年洪鴦收到日本總督府之託,嘗試將藺草編織成西方呢帽的造型,是台灣第一個將藺草編製成帽子的師傅,洪鴦女士也成為日治時期最受當局推崇的台灣婦女。據說當時的苑裡,有九成以上的女性都在自家從事藺草編織,由母親帶女兒,婆婆帶媳婦,家家戶戶門口都在編織藺草,是苑裡最繁榮的時期。
1936年台灣草帽的外銷達於頂峰,年銷售量高達一千多萬頂,當時只要家中有一名會編織藺草的女性,就足以維持一家生計。
隨著時代的演進,傳統手編逐漸被機器所取代,而工資的提高,也讓婦女不願在家編藺草,而選擇到工廠工作,藺草田越來越少,整個產業也走入了歷史。為了保存這一段回憶,苑裡鎮農會便特別設立了「藺草文物館」,希望能展現苑裡的地方特色,並讓這項傳統文化技藝永續傳承。
藺草文化館是二層樓建築,座落於苑裡鎮農會山腳辦事處旁,是以閒置的農會倉庫整建而成,館內的空間規劃成不同的主題區,分別為帽蓆文化區、展售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米文化區、民俗文化區等。還有帽蓆編織示範特區和DIY教室,透過親自動手作更貼近藺草產業。
稻田彩繪 媽祖駕稻迎賓
榖倉苑裡放眼都是稻田,而苑裡的稻田彩繪技術成熟,利用紫、綠、黃、白四色水稻育種,拉繩、構圖到插秧,曾經以紅極一時的黃色小鴨為主題,還有種過貓熊家族,都非常吸睛。
2024年以「媽祖駕稻」為主題,集合白沙屯媽、山邊媽、大甲媽及慈和宮媽祖的Q版彩繪來迎賓,為了讓民眾一飽眼福,還建了觀景台,就在藺草文化館對面,站高一無際的可愛媽祖。
東里家風 百年古蹟精緻藝術
山腳國小日式宿舍 歷史建築活化成樂齡中心
東里家風位於苑裡中溝溪畔,出門即見溪流,是棟傳承130多年的三級古蹟。據說當年是聘請唐山師傅建造,工法紮實精緻,展現了紅磚瓦與交趾陶的精緻藝術。是苗栗有名「中溝鄭家」先祖經高人指點下就蓋建於此。
整個「中溝鄭家聚落」的建築格局,坐北朝南,從南方遠處靜觀之,北(後)靠山,南(前)臨溪;右有「鄭家老厝」、中有「東里家風」三合巨院、左有「鄭宅」日式古建築,東西連成一片超級大聚落,甚為壯觀。
目前是民宿,也有供應傳統割稻飯,但是都必須事先預約;因為建築太有特色,據說許多背景是清朝時代或是台灣早期的電視劇都在此取景拍攝。
苑裡鎮山腳國小日治宿舍群共有4棟日式宿舍建築物,分別完成於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1年之間,目前是苗栗登錄的歷史建築,整修之後是苗栗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
整修後的建築每棟都是雙拼式格局,地板挑高,基座設置氣窗以保持通風。每戶均有玄關、客廳、臥室、廁所、廚房、前後院,地基為磚造,牆壁為編竹夾泥牆,屋頂為文化瓦,東南棟屋脊瓦留有氣窗孔,相當特殊。
歷史建築後方是一汪池水,還有紫藤花道,初春賞花不用遠赴日本。
便所麵 最在地的美食
便所麵!不是很優雅的名字,卻是苑裡最在地美食,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陽春麵,就位於山腳菜市場公廁旁,從很久很久以前就被稱為「便所麵」,好吃又價錢公道,所以歷久不衰,目前已經傳到第二代。
一般麵攤子有的湯麵、乾麵、餛飩麵、小菜,應有盡有,最特別是豆腐肉,是三角油豆腐裡面鑲肉,有肉的鹹香與豆腐的水嫩口感,可以煮湯、單點或是煮成豆腐肉麵,都極為美味。
據當地人說,外地的遊子回到苑裡都要來一碗便所麵,才算回到家,而旅客來一遭苑裡,吃過便所麵,才算遊過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