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緩衝劑春燕到 聚和營運Q2勝Q1

去年因下游客戶庫存去化問題,導致獲利衰退28%,聚和(6509)的生物緩衝劑在歐美市場銷售,燕子今年確定已經回來了,加上造紙化學、N次貼兩項成熟產品的穩定,幾乎可確定第二季營運將勝第一季。

聚和執行副總經理鄭仲生17日表示,聚和2023年全年營收,生物緩衝劑占比超過40%,另2個成熟的造紙化學品、以及N次貼,各占約30%和20%,因為歐美藥廠採購的生物緩衝劑,庫存待消化,導致去年營收和每股稅後純益,分別年減16.62%和28.32%。

不過,他說,用於下游生醫產業的精密化學品生物緩衝劑,「市場春燕,今年已經確定回來了」,因此,今年第一季EPS和累計4月營收,才能穩定向上,分別比去年同期年增5.6%和0.35%。

鄭仲生指出,未來,造紙化學品、以及N次貼這兩項成熟產品,營收將持續穩定,而生物緩衝劑則較具爆發力,整體而言,今年已經回到成長軌道,平穩向上,就看燕子飛來的速度有多快而已,第二季應比第一季樂觀。

他表示,根據研究,全球的整體藥物年增率大約5%上下,其中,傳統的化學藥品則是下降的,反而是生物性藥物的成長幅度較高,而聚和生產、應用於生物性藥物的生物緩衝劑,銷售、需求將因此受惠。

鄭仲生指出,聚和目前的生物緩衝劑銷售通路,以歐洲和美國為主,正積極拓展日本、韓國市場,爭取下游藥廠的採購。

聚和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83元,比去年同期年增5.06%,今年4月單月營收3.70億元,年增1.89%,前4月累計營收15.73億元,則比去年前4月的15.68億元,小升0.35%。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連18年配37元 這支電子股「股價4字頭」4檔殖利率5%起跳:現在還是銅板價
200萬投資0050 5年賺翻倍卻超懊悔? 專家抓兩BUG:應先買房
勞保為何非改不可?65歲繳1元領7元、「25歲繳1元拿不到2元」四大年改方向 勞團反對這條原因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