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世世(三三四四)安寧緩和療護的心理護理

趙可式教授受邀至花蓮慈院指導。攝影/游繡華
趙可式教授受邀至花蓮慈院指導。攝影/游繡華

雖然安寧緩和療護強調全隊照護,其中心理師有其一定的角色,然而通常心理師是正常上班時間,當住院病人夜間或假日有需要時,常無法及時協助。在臺灣也不容易聘到具備安寧緩和療護專業能力、有熱誠、且依病人需要隨請隨到的心理師之稀有人才,因此病人/家屬心理照顧的重責大任常落在護理師身上。因為無論住院、居家、或共照,護理師都是最具可近性的專業人員!本文簡要說明末期病人心理護理的重點,分享給護理同仁!

由於許多媒體要求用10秒鐘說明安寧緩和療護的核心哲理,我便創造了「生生世世(三三四四)」來說明,生生世世(三三四四):第一個三(生)──善終、善別、善生。第二個三(生)──身心靈三平安。第一個四(世)─四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第二個四(世)──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這樣的核心哲理講起來迅速,但要真落實才是有品質的照護。近年來有許多病人 / 家屬向我告狀,甚至控訴我的「三三四四」是詐騙說法,騙人去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一位成大一年級醫學生的信(2017.12.29):

趙可式教授,您好, 我上學期在修習「醫療專業與生死」的課程中有上過您安寧療護的課。最近,親身碰到一些生死的經歷,因此希望能向你請教一些問題。 在上過您的課後,我對於安寧療護保持很大的信心,我一直以為在面對自己家人過世時也能會有醫護人員協助、給予實質的幫助及心理支持。但最近面對自己家人離去,卻才發現跟自己想像的很不一樣。

近日,在我爺爺過世時,爸爸在他身邊。但爸爸並沒有通知我及妹妹去醫院,過了一週後我們才知道。這造成了我與妹妹心中很大的遺憾和罪惡感,因為錯過見到 爺爺最後一面的機會。其實我不太知道要怎麼和爸爸、妹妹談有關生死的事情,但我很希望以後我們家或一般社會大眾,在面對生死都能有更好的做法。例如:在病患過世前,如何做到四道人生、何時做四道人生是對的時機;如何辨別哪些病患的症狀是臨終前的徵兆;在往生後替病患做遺體護理、悲傷撫慰等等!

因此,想請問老師您能否推薦臺灣有哪些醫院能真正做到『安寧療護』?而非只是空談理想而已!讓我的家人也都能對四道人生、悲傷撫慰等等有基礎的認識,我十分害怕在未來遇到相似問題的時候,還是感到如此無助。 民眾能到哪裡去請教專 家或真正落實安寧療護理念的醫護人員呢?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參與無語良師授課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參與無語良師授課

如果這位醫學生有優秀的護理師相助,他們就不會終生遺憾了!若護理師只做三件事:打針,發藥;依醫囑 By order;執行常規 Routine;那麼安寧緩和療護也就成為口號而已了!

成大醫院施雅蘭安寧療護共照護理師的護理紀錄:

星期五去內科病房做共照的病人李大哥,已經有瀕死症狀,我為他全家做了往生準備,星期日就平安往生了,他全家都很平安。隔床那位大哥ㄧ直跟全病房醫護人員吵架, 警衛來也沒用,吵得更厲害。最後照會我,我用口腔護理及美足護理把病人照顧得很舒適。病人說出沒有被尊嚴對待,覺得快死了,沒人懂他心聲!病人很感謝我的照顧,我幫他完成回家心願與孩子生活幾天,最後安心善終。

所以護理師能夠藉著身體的舒適護理,快速與病人建立親善與信任的關係,在此關係之上,順利落實心理的照顧!

末期病人的心理狀態

人類內在的 2 種「驅力」:「生之欲」與「死之欲」 這是對末期病人心理狀態的基本知識。這二種「驅力」常在動態平衡之中,當身心靈安適時,「生之欲」就凌駕在「死之欲」之上,不安適就反之了!所以當病人表達求死意願時,其真正的原因是身心靈不安適,護理師若能藉機評估病人的身心靈問題,適時提供照顧,常會重燃病人的求生意志!溝通實例如下: 病人甲:「請你們打一針讓我安樂死好嗎?」 護理師 A:「看來您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您能告訴我最讓您痛不欲生的是什麼好嗎?」 如此就可以打開話題,在循循善誘之下,瞭解病人當前最重要的需求為何。不必持續針對安樂死的議題是因為具備了「生之欲」與「死之欲」的基本知識,就能瞭解病人在身心靈問題未獲解決時的正常反應。

面臨死亡的心理威脅人的身體很脆弱,卻也有脆弱的血肉之心。面臨死亡會慟 = 心動,死亡的心理威脅有:痛苦;失去尊嚴;不捨:對親人、生命、世界、擁有的不捨;不甘心:遺憾、 悔恨;不放心;死亡情境的未知;死後世界的未知等等。

末期病人心理反應個別差異極大。美國精神科醫師庫伯勒 ‧ 羅絲 (Kubler-Ross) 在 1969 年出版的書 On Death and Dying 中,提出了 6 階段論,到了 1975 年左右,已 經有許多的反證與批評,說明「階段論」的錯誤。因為末期病人的心理反應是動態的,受其人格型態、個性、環境、也極受身體狀況的影響,並無一致的階段論。也不要用此書中一些末期病人心理評估詞彙,如:病人/家屬在「否認」;病人/家 屬還沒有「接受」,因為這些大帽子會將病人標籤化,反而不能真正幫助他! 但大多數病友會有「鐘擺現象」,即心理狀態如同「鐘擺」般兩邊擺盪,例如:希望疾病痊癒、希望減輕痛苦、希望延長生命、希望善終等,常在矛盾,變動之中,這才是正常,照顧者要以平常心待之。

末期病人的心理評估

要真正做到心理護理就必須先瞭解病人,並在照護的過程中,逐步評估下列項目: 1. 對疾病的認知 2.危機處理模式 (crisis intervention) 3.挫折承受能力 4.人生觀、價值觀、意義觀 5.情緒反應 6. 餘生期待:如治療的選擇,照顧場所的選擇,生活安排等,並且是否與家屬的餘 生期待一致?若不一致,照顧團隊就要開家庭會議來取得共識。

恐懼死亡的原因: 常聽人說「死亡恐懼」的詞彙,其實這是抽象名詞,用這個名詞描述病人並無法幫助他。

我們需要具體瞭解恐懼的內涵如下:1.未知的恐懼。2.失落的恐懼。3.分離的恐懼。4.死亡的形貌之恐懼。5.死亡過程之恐懼。6.未了心願的遺憾。7.對人生過程的悔恨,來不及補救之恐懼。後面六項恐懼,可以藉著高品質的護理幫助病人。

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從「6W」角度來探討: Why:害怕死亡的原因,是久病纏綿病榻呢?還是意外突然死亡? When:死亡在那年那月那天來臨,誰知道呢? Where:死亡的地點是安穩的自家床上?醫院中?還是發生車禍在馬路上或飛機上? 死後又會到那裡去呢? How:死亡時的各種情境如何? What:死亡時自己的身體、心理、靈性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Who:臨終及死亡時,誰會在我身邊?他們在做些什麼? 就因為無人能預知並掌握此「6W」,才會產生「死亡恐懼與焦慮」。

但是若人有深度的信仰,在活著時信靠佛祖或天主,時時祈禱,事事感恩,常常喜樂,與佛祖或天主連結,那麼他就會堅決相信佛祖或天主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用最好的方式,接他往生極樂世界或回天家。在世時,若能日日生活在佛祖或天主身邊,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死亡」如同「老友」,在它面前輕鬆自在,自然地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了。

安寧緩和療護心理護理的重點: 若護理師實在忙碌,無法完整深入地落實心理護理,那麼只需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就是:「情緒的疏導」!當病人面對一個負面情緒時,唯有盡情感受、體驗、 認識它,才有辦法擺脫它。如果壓抑情緒,不讓自己完全體驗,就無法不執著,無法放下。因為忙著在害怕、在生氣、在憂愁、在…

若護理師能提供機會,讓病 人全心投入這些情緒,他就會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什麼是悲傷。就會感到 人生的可貴,能感覺、能體驗,而非麻木不仁。他的存在是真實的!

(撰文/趙可式、攝影╱花蓮慈濟醫院、慈濟基金會提供)

【本文為「志為護理」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