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貼有用嗎? 專家:友善育兒、職場「更實際」

中央和各縣市政府為了鼓勵生育,祭出不少津貼作為誘因,以雲林縣政府2年6億元的計畫為例,確實讓新生兒出生登記人數逆勢成長,但也僅限於雲林縣,學者擔心只是淪為遷戶口比賽,因此根本應該是改善整體的育兒環境和友善職場,例如增加公幼以及修改育嬰假等。

圖/TVBS
圖/TVBS

上班族Helen:「這個是我的雙胞胎寶寶,然後她們之前去拍朋友代理,尿布品牌的小廣告當作小小的模特兒。」

開心分享5個月大的雙胞胎寶寶們的日常,新手媽媽Helen對於育兒一一切都還很新鮮,不過在懷孕時就得開始為她們做準備。

上班族Helen:「我目前請領的是從衛福部這邊的津貼,所以是每一個月會有一萬一(千)元的補助,另外會是一次性的,包含我自己勞保的生育的補助,然後還有縣市政府新竹縣這邊的,針對雙胞胎的補助,那實際上請領的補助一個月平均下來,大概會是一萬五(千元)。」

平均每個月1萬5千元的補助,不過雙薪家庭,再加上沒有後援,一次要托育一對雙胞胎,保母費用不只加倍,平時的生活開銷也比別人多。

上班族Helen:「我覺得生小孩真的很像是,新手入叢林打仗一般,所以不只是金錢上的支持,包含說我們勞力上心力上,知識上還有整個社會的理解度上面,都會需要有支持,所以舉例來說,如果像是我們新手爸媽在養小孩,那很需要就可能會有一些產後憂鬱的狀況,或是家庭的衝突。」

而各縣市政府,大多也是以一次性的生育津貼進行補助,從1萬元到最高6萬元,目前津貼發放最多的則是雲林縣政府,只要在2024以及2025年生產者,第一胎到第三胎生育津貼,再加上加碼的營養金可領6萬元,第四胎則最高領13萬元。

雲林縣政府社會處長林文志:「我們也看到這幾個月來的成果,我們依統計,1到5月份雲林縣,我們再跟去年的同期做比較,去年112年1月到5月,我們的這一個新生兒出生登記是有1344位,今年113年1月到5月的新生兒出生登記,總共有2119位,成長率是高達57.66%,我們相較於全國的1月到5月的出生登記的人數,全國是較前一年度是減少了2.88%。」

雲林縣政府2年6億元催生萬寶龍計畫,確實讓新生兒出生登記人數逆勢成長,但僅限於雲林縣,學者也擔心,只是淪為縣市間的遷戶口比賽。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研究告訴我們,生育津貼它可能只會讓原本想要生育的家庭提前生育,並沒有辦法提升整體的生育數,所以它對於提升生育率的效果是有限的,2022年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它委託的一份研究報告,它是做了跨國的數據分析,那它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論是,如果一個國家的政策,能夠有助於女性將工作跟家庭結合的政策作為,它是最能夠能促進生育意願的關鍵作為。」

記者謝丹慈:「富裕國家新生兒稀少的狀況是越來越普遍,以當前的數據來看,高收入國家的女性平均一生只會生育1.6個小孩。」

也就代表在沒有移民之下,每一個世代的規模都會比先前小1/4,外媒指出自1990年以來,美國總生育率下降,一半以上是19歲以下,女性生育率下降,因為有更多人選擇上大學,但如果要針對性的激勵,也會讓遏制青少年懷孕,以及鼓勵女性學習和工作的努力倒退,因此應該解決的,是生育的女性不需要在職場與家庭做選擇。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現在台灣育嬰假的困境在於,它太難用了,它只能以塊狀為單位,以月為單位來使用,但是確實對於育兒家長來說,非常多的狀況是突發的狀況,家長需要的請假的單位,是以日來計算的,甚至是如果有家長他想要更好的兼顧工作跟家庭,需要的單位是以小時為計算的。」

雲林縣政府社會處長林文志:「我們準公共化的這一個托嬰,還有我們親子館的設立,以及各種友善育兒環境的這一個增設。」

例如增加公幼的比例,降低育兒成本,以及修改育嬰假讓職場更友善,畢竟政府為了刺激生育,也就必須傾聽人民心聲。

更多 TVBS 報導
搶救生育率!南韓發補助 推學校課後照顧
表揚全中運高市獲獎選手!陳其邁宣布明年獎勵金加倍 奪金4萬
寶寶一出生「膚色黑」!尪疑妻與親爸有染 她崩潰想離了
人口自然減少持續53個月 韓生育率恐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