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醫專家共議AI醫療未來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展前搶先亮相

貿協於6月12日舉辦2024年醫療展展前記者會,並邀請到來自產、學、醫界的專家,共同暢聊智慧醫療的趨勢。(圖:貿協提供)
貿協於6月12日舉辦2024年醫療展展前記者會,並邀請到來自產、學、醫界的專家,共同暢聊智慧醫療的趨勢。(圖:貿協提供)

▲貿協於6月12日舉辦2024年醫療展展前記者會,並邀請到來自產、學、醫界的專家,共同暢聊智慧醫療的趨勢。(圖:貿協提供)

隨著醫療產業數位化的趨勢,今年Medical Taiwan融入創新與變革,訂定「全齡照護」、「智慧醫療」、「醫材廊道」三大核心,展示醫療產業的全新樣貌。外貿協會副秘書長周秀隆表示,今年Medical Taiwan中最大亮點為與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及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的「智慧醫療主題館」及「遠距醫療暨智慧醫材主題館」,透過模擬手術房、ICU及居家照護等場景化展示,呈現出遠距醫療、精準診斷等前瞻性的醫材技術發展方向。參觀者不僅可一覽已取得國內外醫材許可證的高階醫材,更能一站式體驗及洽商各項創新解決方案,充份展現臺灣醫材產業深厚的製造實力。

後疫情時代加速了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隨著醫療AI商品化模式日益普及,吸引眾多科技大廠跨界合作,共同研發創新的智慧醫療技術,為整體醫療服務創造了更多可能性。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強調,數位轉型才是智慧醫院發展的基石,需以此基礎精進醫療技術及流程,讓醫療品質大幅提升;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則指出,新竹臺大分院以建置「智慧醫療創新中心」為平台,提供在地資通訊業者實證測試的基地,醫院要解決患者的問題,透過這樣的合作可以協助跨域業者檢視產品落地市場的可行性。

輔仁大學副校長謝邦昌提到,在AI時代算力(computing power)是關鍵,而當AI與醫療結合時,具備整合能力的人力(manpower)則是核心要件。以輔仁大學為例,透過12個學院培育跨領域人才,例如: 織品服裝系可以連結到醫材的開發、外語學系連結到國際醫療的發展,而民生學院可以連結到食品營養,利用各自的專業創造出多元的服務價值。

五務搶先展出了六家參展企業的最新產品。真茂科技展出了首創與量測系統整合之智能運動設備寶貝機(Babybot),利用AI智能分析,提供個人化的運動課程;首次參展的研華科技展示了AMiS-850電子藥物儲存櫃,具有電動高度調節功能,提升了移動性和應用場景的靈活性。

長庚醫科、晉弘科技與超象科技展出共同研發的遠距醫療三套組,包含晉弘的視網膜光學掃瞄儀、赫羅斯五官鏡,長庚醫科的遠距醫療工作車、工作箱、視訊傳輸盒,以及超象的LeSONO 手持式無線超音波,讓醫療服務跨越距離,深入偏遠地區,惠及更多需要醫療照護的人群。
明基材料則展出唯一國產的Qflux血液透析器,規格齊全,適合各種患者需求,並具有極佳的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另一展出產品為安適康快寧紗布,適用於各類出血性傷口護理,可快速吸收傷口血液和滲出液,形成凝膠保護層,降低疼痛感及污染風險。

貿協也預告,本次展覽有豐富的論壇活動,包括「亞太暨中東歐醫療趨勢論壇」將邀請專家一同探究匈牙利、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市場;「以智慧型裝置建構高齡照護與遠距醫療應用論壇」則邀請矽響先創、合錦科技、匯嘉健康與翔評互動,分享科技照護及智慧醫療的落地實用經驗。

「2024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Medical Taiwan) 」將於今年6月20日至2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共計有來自10國280家企業,參展家數較去年成長11%,登記參觀的國際買主已近700位,前5大國際買主來源國依序是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預計將舉行超過200場次的實體採購洽談會。更多展覽訊息請至本展官網(https://www.medicaltaiwan.com.tw/zh-tw/index.html)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