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官學研 共論智慧╱精準農業

工商時報【杜蕙蓉】 政府大力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科技部產學園區司為凝聚產學合作動能,指導「農業生技分析與促進辦公室」不但將新農業生技能量帶入國內科學園區,更於11月29日舉辦「科技部智慧/精準農業成功典範論壇」,將AI的精神結合農業生技,隆重邀請智網聯盟、微軟、中山大學及鴻海永齡農場分享前瞻構想及實務經驗,當天有將近250位產官學研出席與會,包括台灣微軟、永齡農場、中華海洋生技、中華電信、正瀚生技、經緯航太、台肥、漢神實業等公司。 中研院吳金洌客座講座致詞,為了整合ICT電子產業帶動農林漁畜產業,促使不同領域的專家投入農業,讓臺灣農業持續保持創新的競爭力,農業生技辦公室在上午邀請21間學研單位,並精選38件在智慧/精準農業科技之優良成果,舉辦140多場次產學媒合會,後續也有持續追蹤媒合成果,希望將研發結果技轉到產業界,期望整合科技力量帶動農林漁畜的進步,協助業者進入國際市場。 科技部產學園區司邱求慧司長表示,新農業是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的重要項目,智慧農業就是科技結合傳統農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不但降低農產品受損害的機率,更提升了農民的收益,並透過產學合作替傳統農業開創新局面。科技部在組織改造後相當重視產學合作與加值,產學司近三年盤點出八千件學界優良成果,推動超過90件產學合作成果,並成立農業生技辦公室及邀請吳金洌客座講座來推動農業生技產學合作及媒合。期望透過ICT科技、智慧設備來結合傳統農業生產,創造節省人力、時間、能源等商機,整合並加深產官學之間的網絡,創造產業更好未來。 科技會報辦公室丁詩同副執秘說明,農業生產力4.0包括了精準農業,即運用精準的技術來節省能源,並降低生產所衍生的廢棄物,如智慧乳牛場、用AI處理分子育成、IoT處理種豬的登入管理,希望替臺灣農業生技產業找到新的途徑,創造綜合解決方案。 蘇治芬立委分享案例,新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跨界合作,目前畜牧業者最頭痛的末端廢棄物問題為例,她曾經推動沼氣發電,臺灣很多老農無法接受新觀念,不管推出什麼補助都很難撼動他們,後來有位眼科醫生跟她合作,她引薦醫生認識養豬業者,因為醫生本身很忙的緣故,因此他善用遠端遙控來監測發電機的情形,這說明了跨界合作的成效,不同領域的專家進入農業可以帶來不同的想法跟成果。國內小農很多,需要不同的協助來幫助打破很多的關卡,才有可能持續經營下去,很多基層的農民需要各種科技業的協助,她很願意做為各位跟小農之間的橋樑,幫助各種情形的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