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怎麼「坐月子」身體機能恢復比較好?中醫授分「四階段」調理最完善

文、圖/馬光醫療網 林穎欣醫師

婦女在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對身體來說都是一個負擔比較大的時期,尤其生產是氣血消耗很大的過程。因此產後身體的狀況通常是比較虛弱的,所以常常有許多媽媽們會希望透過月子藥膳的調理,讓身體的機能恢復得較好。

示意圖/資料庫

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是需要坐月子的。由於現代人的營養狀況、生活環境都比較好,加上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在傳統月子處方上也會需要做適當的調整。倘若是小產後的媽媽們也需要坐月子,因為身體同樣經歷過懷孕、生產的過程,只是會根據流產的週數、流產的方式,加上體質上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坐月子方,藉由月子的調理,讓子宮快速復原、賀爾蒙恢復平衡,這樣身體才會恢復得比較好,也才能為下次的懷孕做準備。

一般來說,不論是產後或小產後,都會希望盡量能坐月子滿一個月,也就是大約三十天左右,但實際情況可以因不同產婦狀況來調整。若是身體較為虛弱會高齡的產婦,也可以坐到四十天的月子,讓身體恢復得較完全。而若是小產時週數較小,也可以選擇大約兩周的小月子就可以。

以一般月子的調理方式來說,其實也有分階段性的。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1. 活血去瘀:產後初期,許多產婦還有惡露未凈的狀況,因此初期通常先使用類似生化湯的湯劑,能促使子宮收縮與復原,也使子宮內膜能有效地排淨,減緩產後下腹痛的症狀。而針對不同生產方式也有不同的藥劑調整,若為「自然產」,要視產後有無給予子宮收縮劑來調整服用藥膳的時間點,以及活血去瘀的藥物也會適當的調整;若為「剖腹產」,通常也會因為手術已清除部分內膜,因此惡露較少,活血去瘀的藥物也會酌以調整。

  2. 補氣養血、理氣去瘀:此時要視產婦惡露排除的狀況,再針對體質做藥膳的調理。此階段的目的在於子宮收縮、修復子宮內膜,讓惡露排凈。

  3. 補氣健脾去濕:此階段會對「消化系統」進行調理;如果產婦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佳,就無法為身體帶來足夠的營養進行修復,不但對於體力的恢復,也會對於哺乳倍感吃力。因此這個階段著重在調理脾胃,以利營養的利用、以及對於後續調肝補腎藥物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幫助。

  4. 補氣養血、益腎調肝:此階段在於幫助子宮骨盆的復原、強筋健骨,以及卵巢機能的恢復,避免產後腰痠背痛以及容易疲累、過度掉髮的狀況。而此時的用藥也都要針對個別體質的不同來調整。

一般月子的調理方式來說,其實也有分階段性的。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圖/馬光醫療網提供

中醫師小提醒,孕媽咪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該做的事

  • 充足的休息以利身體恢復。

  • 注意保暖以防月子期間感冒。

  • 多補充蛋白質以利身體修復。

  • 水分要充足以利哺餵母乳。

  • 可以在溫暖的空間中洗頭洗澡,洗頭後快速吹乾即可,務必保持心情愉快。

不該做的事

  • 不要吃生食、飲涼水。

  • 不要過度操勞。

  • 不要提重。

  • 不要熬夜。

  • 不要有太大的情緒起伏。

博愛馬光中醫婦幼診所醫師林穎欣。(圖/馬光醫療網提供

文章授權轉載自《馬光醫療網中醫教妳好好坐月子

延伸閱讀
天熱飯後「拉肚子 」是食物中毒?掌握預防5方式 「交叉污染」容易被忽略
患口腔癌「8成有這行為」!國健署曝平均一天有「23人確診」
注意!35歲外送員戴安全帽太用力 外耳整個凸出來!醫曝:罕見外耳殼偽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