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抽航線+砍班 海運業鎖利出大絕

【時報-台北電】貨櫃海運業阻跌運價保獲利,用力減班更加碼抽航線,包括陽明海運所屬THE聯盟宣布,亞洲-北歐FE5航線、亞洲-美東EC4航線,將從11月中旬起暫停。海運諮詢機構Drewry最新預估,貨櫃海運業下半年恐現虧損,所幸前四月歐美長約護體、上半年實現利潤,估今年全年營業利潤約200億美元。

謝志堅等海運大老分析,第三季旺季不旺,第四季為傳統淡季,加上今年新增運力6成、約150萬TEU(20呎櫃)預計下半年交船,第四季增加最多,航商想撐住運價將面臨艱難挑戰。

隨庫存慢慢去化,歐洲進口量第二季開始增加,但因新造大船持續投入,致運價漲不起來,許多航商陷入沒賺錢甚或賠錢困境;美國進口量前三季年減,但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第四季年增5%~6%,加上減艙效應,運價有撐,明年1、2月進口量仍將分別年增約5%、10%以上。

貨量雖增但仍難填滿創紀錄的新增運力,航商只能全力減供拉抬運價,包括閒置船舶、取消航次、拆解老船、降速慢行、推遲新船交付速度,抽航線又是終極做法,對貨櫃定期航商來說,經營一個航線代表投入十幾艘船,抽一條航線等於抽調大量運力,可能閒置或配置其他航線。

隨航商11月加碼抽船縮艙、抽航線,1日起再啟動歐美線漲價計畫,美國線每40呎櫃約漲400~600美元,歐洲線約漲600~700美元。但部分業者認為,漲價恐怕短期見效,只有當市場供需接近平衡,有效期才會拉長。

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Drewly、Clarksons預估,「航運市場」今、明兩年供給增幅都逾8%,需求卻不逾3%。明年又是最艱苦的一年,連續第三年船隊成長高於需求,Drewly估明年綜合運價恐較今年再降約三分之一,拖累全年虧損150億美元。

謝志堅等大老示警,明年有三大挑戰,一是供需差距最大;二是歐盟向船公司收EUA(歐盟排放權配額);三是歐盟「航運聯營體集體豁免條例」(CBER) 明年4月25日終止。(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