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周報】11家金控賺贏2022年 新光金唯一虧損 螺絲廠久陽回溫 子公司營運看好

  • 2023年總稅收3.43兆創新高 但薪資追不上物價

財政部1月11日公布2023年全年實徵3兆4319億元,年增5.7%;初步統計實徵淨額占全年預算數111.8%,即高出預算數3617億元、規模創歷年第3高,若加計預算整理期遞延入帳部分,預估將達3800億元至3910億元。

而從各稅目分析,儘管上半年房市吹冷風,但新青安優惠房貸上路後,自住剛性買盤出籠,帶動全年房地合一稅實徵近新台幣593.3億元、年增7.1%,寫史上新高紀錄。

同日,主計總處發布112年前1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5457元,年增2.11%;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6301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1911元,年增0.84%。

但進一步觀察112年前1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總薪資,受到物價漲與高基期因素夾擊,雙雙轉呈負成長,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2%,連3年負成長;實質總薪資年減0.97%,則為7年來首度負成長。

主計總處1月5日公布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1%,較去年11月下跌0.04%;2023年全年CPI上漲2.5%,寫下近15年次高紀錄。

同時,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中,豬肉、雞肉及雞蛋全年漲幅均大於4%,其中雞蛋漲9.93%最多,豬肉全年漲幅也達9.07%,雞肉則漲5.28%。

但究竟民眾對哪一類物價飛漲最有感,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物價上漲」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其中餐飲相關包括排名第二的餐飲、第四的泡麵、第七的便當及第八名的生鮮蔬果,冠軍則為一漲就回不了頭的「房地產」。

  • 11家金控賺贏2022年 新光金唯一虧損

2023年金控獲利出爐,由於2022年資本市場動盪,加上防疫險拖累,基期偏低,2023年14家金控全年稅後獲利為3653億元,年增近3成,其中有11家金控賺贏2022年。

不過,2023年底新台幣匯率急升,壽險為主的金控大受衝擊。「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12月單月均出現虧損;新光金受惠不動產等資產評價回升加上台股逢高實現資本利得,稅後大賺32.33億元,不僅相比11月轉虧為盈,更一舉衝上金控單月獲利王,意外成為黑馬;累計2023年全年稅後虧損收斂至73.01億元,但仍為14家上市金控中唯一虧損的金控,每股稅後虧損0.48元。

4家上市公股金控,以兆豐金獲利成長動能最強勁,2023年全年稅後淨利達332.38億元,年增81.28%,全年稅後淨利絕對數及年增率雙雙居公股金控之冠。合庫金則為上市公股金控中唯一未能賺贏2022年者,2023年全年稅後淨利僅178.63億元,年減14.15%。

  • 南山人壽禁售令解除 9金融業仍限制業務

南山人壽因境界系統出包,2019年9月遭金管會勒令停止投資型保單新契約業務,須經金管會認可系統完成改善才可恢復開賣。歷時逾4年,金管會在認可南山人壽境界系統改善後,2024年1月2日起解禁。

由於金管會在2019年訂出高門檻,保險業要申請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淨值比達到5.5%及同業平均,此舉增添南山人壽上市櫃的難度。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資本強化是南山人壽密切關注的議題,2022年南山也有透過方式挹注資本,「上市櫃」依然是南山人壽的目標,只是目前還沒有具體時間點。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月9日止,金融業因重大違規遭金管會限制業務者,還有包括中信金及旗下2家子公司等9家尚未解禁,街口投信則因有2起裁罰案件在身,也有業務遭限。

因大股東干政、公司治理失靈,中信金2023年8月10日遭金管會開罰半年內禁止申請轉投資,中信銀半年內遭禁止申請轉投資並暫停申設國外分支機構,台壽遭金管會開罰一年內禁止新增不動產投資。

金管會說明,對中信金及中信銀業務限制期限均為半年,期限至今年2月10日止,台灣人壽業務限制期限至今年8月11日為止,屆時業者必須經金管會認可改善後,才得以恢復業務。

富邦投信及保德信投信則因有基金經理人人頭跟單,2023年9月12日遭金管會記警告,一年內不得申報或申請募集投資於國外有價證券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案件、半年內不得申請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及兼營期貨信託事業,期限分別將在今年9月12日及3月12日屆滿。

  • 螺絲廠久陽回溫 子公司營運看好

螺絲廠久陽公告2023年12月份自結合併營收,因螺絲本業第四季出貨有逐漸回升走穩趨勢,加上近來國際鋼價持續上漲,市況回溫可期,2024年度的營運表現預期優於2023年。

久陽去年第四季營收16.85億元,年增35.26%、季增131.04% 久陽表示,去年12月份營收成長主要來自子公司榮福焚化爐認列整改收入挹注,榮福2023年度營收15.8億元,寫下十餘年來新記錄,主要是代操之焚化廠整改工程進入完工階段,依完工進度認列整改收入。另一子公司台鋼運輸雖有紅海危機,海運費大漲利多因素,去年12月營收表現上僅部分反應,預期會遞延到今年1月。子公司台鋼環保2023年因增加廢鐵買賣業務,業績較前一年成長3倍多,營收與獲利將可創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