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教育孩子,卻讓家長更倦怠?

用愛教育孩子時,父母卻受親職壓力所苦

「用愛教養孩子」、「尊重孩子」、「多對孩子笑」、「少對孩子生氣」等等,這些十分耳熟的口號,是近幾十年來開始在台灣被大肆宣傳的教養概念。事實上,這些概念大多緣起於歐美的正向教養策略,並於近年獲得上至政府、下至大眾科普書籍的推廣與宣傳。然而在臺灣,推廣情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彷彿只有依照這些教養策略,我們才能養育出好孩子一般。

或許這些西方的教養策略是真的對孩子的發展有幫助,那麼對父母呢?難道西方這套教養策略就是比較好、必須完美跟隨且學習嗎?西方父母的教養經驗真的是這麼完美嗎?

這幾年來,學者們開始注意到父母若長時間面對高程度的親職壓力,也就是所謂「教養情境中的資源比負擔還少的時候,所可能會感到的負面感受」,這便可能會引發「親職倦怠」(Parental Burnout)。這樣的倦怠感包含了極度的疲倦感、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孩子給填滿、面對孩子有情感疏遠的感覺,乃至發現自己現在與過去為人父母的感覺有所不同。

「親職倦怠」並非僅是極端案例,研究已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深受其所擔任的「父母角色」所苦──在美國,約每 12 個父母就有一位可能有「親職倦怠」問題。最令人擔心的是,研究其實也發現,「親職倦怠」更將進一步對父母與孩子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

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最受影響

那麼,「親職倦怠」的成因是什麼呢?它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有關嗎?筆者與約百位科學家以一項跨國合作研究,根據橫跨 42 個國家的資料,嘗試回答這項問題。換句話說,此教養文化與「親職倦怠」現象已經引起接近百位分屬 42 個國家的學者的關注。

(此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Affective Science》,請參考:Parental Burnout Around the Globe: A 42-Country Study.)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西方國家最受親職倦怠影響。比起其他社會經濟人口變項,具體而言,一個國家的文化若越是強調個人自主、自我的利益及獨立等「個人主義」,更能強烈的預測該國的「親職倦怠」嚴重程度。

其背後原因便可能是這些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國家,一方面訓練父母要求自身須表現完美──面對所謂的「黃金教養策略」(例如以孩子為尊、給孩子無止盡的愛與關懷),父母不斷感覺自己怎麼做都不對或不夠好。另一方面,這樣的文化又促使父母「獨立」照顧孩子──不像其他國家習慣有全家族乃至全村的人一起養育孩子,能分擔父母的壓力。這一切的壓力便可能累積並藉由家長的「親職倦怠」,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單一教養策略,恐有負面效果

當臺灣的政府乃至大眾媒體不斷宣揚「單一」的教養策略(這些策略常常是源自西方的「給予孩子無限的溫暖與愛」、「隨時支持孩子的自主意願」、應該「少對孩子生氣」)的時候,彷彿也正形塑出一套「教養標準」,令父母不得不完美追隨、害怕自己不達標,但我們─父母們─或許便須要三思而後行。這些教養策略或許真的對某些孩子的發展有正面效益,因而被廣泛推廣。但即便是盛行這些教養策略的西方國家父母,他們的教養經驗其實未必「完美」──比如不容忽視的父母壓力乃至「親職倦怠」。

筆者認為這個研究結果的啟示與能給予父母的建議包含:

一、放棄教養的完美主義:如果我們都同意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那又怎麼會有單一、完美的教養策略呢?父母其實僅要多多瞭解不同教養的方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版本即可。

二、適時尋求幫助:親職教養雖然充滿了喜悅與快樂,但也可能時常讓父母喘不過氣,這時候社區間、朋友間的相互支持與幫助便可能是最有效能舒緩父母壓力的管道。

孩子是下一代的主人翁,但爸爸媽媽們,請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百位學者跨國研究:以「正向教養」哲學用愛教育孩子,卻讓家長「親職倦怠」更嚴重?》,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遇上吵鬧的孩子,是「孩童父母的失職」嗎 ?── 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文化差異
「教養小孩,是中產階級的『特權』」?──市售教養書避而不談:不完美的父母,也能創造美好生活

作者簡介:

林高賢,現居比利時。有教育部發的中等學校教師證。曾經在高中教過化學。目前是天主教魯汶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博士生。雖然喜歡哲學、社會學也喜歡化學,但最後卻走向心理學的一個博士生。目前的專長是文化、發展與健康心理學。研究興趣包含瞭解父母幸福感或壓力的前因、後果與基本發生機制。最近則特別聚焦於全球教養文化的差異與親職倦怠。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