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榔頭敲死兒子後,再拿刀刺死自己…」62歲母照顧病兒37年崩潰,「長照弒親」悲劇何時能止息?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長照悲歌事件頻傳,週三(3/8)晚間,台中市大里區晚間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名62歲的婦人疑因不堪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長達37年,不僅親手了結了兒子的生命,也一併把自己的性命給帶走,針對此事件,法醫高大成認為,這起悲劇恐怕與母親長期照顧兒子精神耗弱有關,且研判該婦人已預謀一段時間。關於「照顧殺人」事件早已非首例,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止息這類悲劇再發生?

居住在大里美群路巷弄內的陳姓一家4口,住在一棟透天三層樓中,一家子為承攬磁磚工作的小包商,週三(3/8)下午因37歲的兒子感冒不舒服在家,62歲的母親便留下來照顧,爸爸及女兒則出外工作,卻未料到,父女倆在晚間6點多收工返家後,發現妻兒倒臥血泊中,無生命跡象。

綜合媒體報導指出,位在3樓的兒子房間,37歲兒子不但被雙手反綁,右額頭有一個一元硬幣大小傷口,眼睛戴有眼罩,頸部處明顯可見2、3條刀傷,腹部穿刺傷:至於62歲的妻子則倒在地上,腹部多處穿刺傷口,全身是血,兩人周遭還有多罐空的安眠藥、榔頭、兩把水果刀、繩索。

面對鄰居的關心慰問,該父親不願多談;根據警方調查發現,兒子一出生就有身心障礙的狀況,精神上有點問題、反應慢,且生活無法自理,37年來都是由媽媽帶在身邊照顧,由於照顧者身心疲倦,加上長期失眠,該名母親服用身心相關的藥物也將近10年。

「疑似是劉母這個媽媽不堪陳男長期有疾病的照護,以致她身心俱疲造成這個人倫的悲劇。」警方初步下此研判,至於62歲婦人究竟是照顧到身心俱疲而厭世以尋求解脫,或是其他因素,又或母親先殺了兒子再自戕?死前是否服用安眠藥等,檢警與法醫正全力調查中,但可以確定的是,整起事件沒有外力介入。

針對這起人倫悲劇,知名法醫高大成指出,或許是與母親長期照顧兒子精神耗弱有關。

「婦人很可能已預謀一段時間,遇到兒子感冒,可以趁餵藥時摻入安眠藥。」至於為何要將兒子的雙手反綁、榔頭敲腦,再以水果刀行刺,高大成認為,恐怕是因怕兒子反抗,並研判其採用的凶器應是貼磁磚的小榔頭,初步判斷致命傷應是頸部大動脈失血過多所致;不過,高大成也強調,真正死因尚待調查。

10年近百件「照顧殺人」悲歌

如何喘息防止悲劇再發生?

《聯合報》報導,根據統計,10年來,每年都有約10件「照顧殺人案」,幾乎一個月就會發生1件;且有將近1/3的加害者會在弒親後選擇自殺。「凶器除了刀具以外,還包括枕頭、熱水瓶、延長線等家用品,顯示照顧者動手那刻,手邊拿到什麼就用了,並非預謀,是壓力讓理智斷線。」

直到2018年「長照2.0」正式上路,雖說照顧殺人案有稍稍下降的趨勢,但悲劇依然在社會上持續發生。

對於長照悲歌,新北市社會局過去就曾表示,傳統觀念認為家人自己照顧就好,或基於保護家人隱私,而不願外界介入,以致形成高照顧負荷,最終難以承受。

其實政府有提供「喘息服務」,讓照顧者得以獲得短暫休息,呼籲家中如有需求者,務必向外求援,以紓解己身的照顧壓力,避免憾事發生。

喘息服務是什麼?

喘息服務主要是為了體恤家庭照顧者,協助紓解長期照顧失智、失能家屬的壓力,透過分擔平日照護上的辛勞,使主要照顧者得以暫歇。因此,喘息服務不只是單純為了維持照顧者的角色,而是能更完整地促進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喘息服務主要分為「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三大類,可依失能者及家庭照顧者服務需求,混合配搭使用。

哪些人可以申請喘息服務?

設籍並實際居住於該縣市,符合該縣市規定資格的失能身心障礙者、65歲以上衰弱者、50歲以上失智症、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者等之照顧者,便可申請喘息服務。

若符合下列情況,亦可申請喘息服務:


更多今周刊文章
已婚無子女遺產誰繼承?頂客夫妻各有3千萬存款,誰先過世大不同…一表秒懂遺產分配順序比例
鄭弘儀請辭《鄭知道了》!血管狹窄險裝支架、怕心肌梗塞隨身帶急救藥:有點累讓我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