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清運海廢 臺北市4高中發表AI課程學習成果

臺北市舉辦112學年度高中新科技學程成果發表會,展現學生AI課程學習成果
臺北市舉辦112學年度高中新科技學程成果發表會,展現學生AI課程學習成果
機器手臂進行AI視覺辨識學習成果
機器手臂進行AI視覺辨識學習成果
成果發表會由中正高中、百齡高中、陽明高中及建國中學等4校學生聯合展出
成果發表會由中正高中、百齡高中、陽明高中及建國中學等4校學生聯合展出
臺北市鼓勵學校將新科技學程融入課程教學,113學年度每校最高補助100萬元
臺北市鼓勵學校將新科技學程融入課程教學,113學年度每校最高補助100萬元

臺北市教育局為培育科技跨域人才,陸續在中正高中、陽明高中、百齡高中成立高中AI專班,今(113)年首度邀請3校AI專班及建國中學FRC機器人團隊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一樓聯合舉辦「臺北AI教育節—1l2學年度高中新科技學程成果發表會」,透過動態體驗及靜態展覽,展現學生AI及新科技課程學習成果。教育局局長湯志民並在現場宣布113學年度將推動「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新科技學程實施計畫」,補助臺北市高中每校最多100萬元,將新科技主題課程扎根校園。

 

教育局表示,本次AI課程成果發表會內容豐富,由中正高中、百齡高中、陽明高中及建國中學等4校學生聯合展出,現場規劃「攤位互動體驗」、「學生主題發表演講」及「課程內容靜態展覽」等3大區域,提供AI科技視覺識、機器學習、機器人應用、數據挖掘及智慧代理等實際應用案例。在攤位互動體驗區,中正高中學生將展現機器手臂進行AI視覺辨識學習成果,讓機器手臂可以自動分類物品,代替人員進行實驗,完成高度危險的實驗工作,解決實驗風險問題。百齡高中則是以「海洋中的人工智慧」為主題,實踐SDGs環境永續理念,使用AI技術中視覺辨識、特徵學習及深度學習,讓系統自動辨識海洋垃圾和各種魚類,期待未來運用以清運海洋垃圾,用科技智慧解決環境問題。

 

在學生主題發表演講區,陽明高中學生有鑑於過往使用3D列印,在印製過程會產生印製失敗、浪費材料及效率低落等問題,因此製作發表「3D 列印米粉剋星」專題,透過「機器學習」概念,運用圖像辨識技術,提供AI學習各種3D列印的錯誤様態,結合3D列印機、智能偵測攝影機,偵測3D列印出現錯誤時,即時停止列印行為,除了可避免資源浪費,並能用於修正設計模型、切片處理和材料準備過程,提升未來3D列印作業的精準度。建國中學機研校隊FRC隊伍成員分享,因為FRC競賽場地相當大,在操作機器人時容易因為距離和場地死角產生誤差,不論是用肉眼或攝影機,都會導致操控速度或機器人反應較慢情形,成員結合電腦視覺辨識技術,推算出機器人在場上的絕對位置,可更精準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大幅改善操作機器人效能的問題。

 

教育局表示,為扎根科技跨域人才,臺北市成立STEAM及新科技發展辦公室,同時奠基北市高中AI專班基礎,113學年度推出「高級中等學校新科技學程實施計畫」,補助普通型、技術型高級中等校,推動以「人工智慧AI」、「量子電腦應用」及「半導體相關理論」三大科主題的學分學程,透過「專班」或「課程融入」模式,讓學生學習並掌握新科技趨勢,藉由專題實作,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計畫預計補助每校最高100萬元,學校可延聘產業界或學術界專家學者擔任講師,並購置雷射切割機、機械手臂等高階資訊科技設備,提供學生各項專題學習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