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閱讀跨年!10位作家推薦好書迎接2024

▲《迎接2024年 用閱讀跨年》特輯,由詹宏志 (左四) 邀李惠貞 (左起)、詹偉雄、宇文正、焦元溥、韓良憶、鍾永豐、劉克襄、洪愛珠、馬世芳同台分享2024年閱讀書單。
▲《迎接2024年 用閱讀跨年》特輯,由詹宏志 (左四) 邀李惠貞 (左起)、詹偉雄、宇文正、焦元溥、韓良憶、鍾永豐、劉克襄、洪愛珠、馬世芳同台分享2024年閱讀書單。

由資深文化人詹宏志發起的《週三讀書會》再度與公視合作,並結合誠品書店、《500輯》,以「用閱讀跨年」為題,舉辦《週三讀書會迎接2024年專場》。

詹宏志邀請歷年作家講師劉克襄、詹偉雄、鍾永豐、韓良憶、馬世芳、宇文正、焦元溥、李惠貞、洪愛珠同台,由馬世芳主持,推薦2024將讀、重讀的書單,涵蓋小說、傳記等,還有即將翻譯出版的新書,講師們幽默風趣地分享自己與推薦書的相遇。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發起《週三讀書會》三年,今年與民眾一起閱讀跨年。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發起《週三讀書會》三年,今年與民眾一起閱讀跨年。

公視旗艦藝文紀錄片《藝術很有事》錄製《迎接2024年 用閱讀跨年》特輯,在12/31週日晚上8點,於公視《藝術很有事》、《公視直播》、《公視綜合》三個YouTube頻道,以及《公視+》影音串流平台播出,《藝術真的很有事》Podcast也同步上架。

公視表示,閱讀是促進思考、提升國力的重要基石,《週三讀書會》於2020年3月在中央書店開講,公視錄製成《詹宏志:識人知世讀小說》節目,讓觀眾得以突破空間限制,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今年再次合作,並提升轉播規模,期待帶給民眾完全不一樣的跨年經驗。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獨角計畫創辦人李惠貞推薦《給未來的讀者》。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獨角計畫創辦人李惠貞推薦《給未來的讀者》。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獨角計畫創辦人李惠貞,從為何閱讀、書店體驗、買書、旅行切入,分享自身走訪各國與書及書店的相遇,呼應撰寫《給未來的讀者》的初衷,她說:「書其實就是生命的地圖,那生命的地圖其實是沒有邊界的。」「書櫃是你走過的的歷程,是數位閱讀無法替代的。」呼籲大家走入書店,不用太倚賴書單,放手享受與未知的相遇。

▲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推薦《安娜卡列尼娜》。
▲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推薦《安娜卡列尼娜》。

社會觀察家詹偉雄因參與《週三讀書會》,研讀多本19世紀的小說,重新獲得了啟發。他以勞倫斯對小說的註解加以詮釋:「讀小說不是世人所說的逃避人生,而是讓我們有新的視野,重新進入現實生活的偉大工具。」他推薦在2024年閱讀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這本被許多文學家稱為最偉大的小說,他覺得是「帶給人類偉大的心靈探索」。

▲作家宇文正推薦《蘇東坡新傳》。
▲作家宇文正推薦《蘇東坡新傳》。

以筆名宇文正創作的《聯合報》副刊組主任,推薦《蘇東坡新傳》,這本書不僅是人物傳記,更帶人一探北宋歷史的縮影與剖面,筆下的蘇東坡更是骨肉飽滿。該書作者李一冰的坎坷人生意外,更與本書內容構成了特殊呼應。她也分享當年作家張輝誠尋找李一冰的感人故事,讓這個等待30多年的美麗相遇,終可慰藉李一冰在天之靈。

▲作家鍾永豐推薦《人類世的資本論》與《樹冠上》。
▲作家鍾永豐推薦《人類世的資本論》與《樹冠上》。

懷抱著對土地、農業、生態熱情的作家鍾永豐,推薦了齋藤幸平的《人類世的資本論》與理查鮑爾斯的《樹冠上》。他覺得現今人類最需要做的是修復地球的代謝,從觀看《樹冠上》可獲得一些啟發。這本榮獲普立茲小說獎的作品,將已知關於生態理解的知識,以小說形式寫出富詩意的故事,被他視為在以環境為主題的小說裡,最靠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一本書。

▲文化觀察家馬世芳擔任本場主持人,並推薦《失敗者回憶錄》。
▲文化觀察家馬世芳擔任本場主持人,並推薦《失敗者回憶錄》。

文化觀察家馬世芳推薦晚年定居台灣、去年過世的香港作家李怡的作品《失敗者回憶錄》。李怡以「失敗者回憶錄」為題寫自傳,回溯了「香港人」概念的形成,書中有大時代的故事、事件內幕,還有李怡個人生命史以及跟大時代的交錯。難得的是,書中沒有85歲老人的牢騷,卻有寫出真誠的反省與掙扎,書中金句值得細細咀嚼。

▲作家焦元溥推薦厚達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
▲作家焦元溥推薦厚達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

臺灣古典音樂評論者、專欄作家焦元溥,推薦20世紀最有影響力作家之一的普魯斯特,所撰寫厚達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以寫實的手法召喚過去的世界,如同法文原名為《尋找失去的時間》。而沒有讀到第七冊,就無法得知為何這是一部偉大的小說,所以他建議,如果閱讀時在第一冊「卡關」,可以先讀第二冊再回過來讀第一冊,會比較易於理解。

▲美食作家韓良憶推薦《荒遊一生》與《薯條與油封大蒜》。
▲美食作家韓良憶推薦《荒遊一生》與《薯條與油封大蒜》。

美食作家韓良憶推薦孫大強的自傳《荒遊一生》與陳陸寬的《薯條與油封大蒜》。孫大強1984年將以薯條聞名的麥當勞引進台灣,被喻為「美式餐飲教父」,而陳陸寬則被喻為「台灣餐酒館教父」。透過韓良憶口述,從閱讀角度跨時空接合,讓讀者看見大時代中台灣飲食文化的縮影。

▲自然系作家劉克襄推薦《田園之秋》。
▲自然系作家劉克襄推薦《田園之秋》。

用雙腳探訪四方的自然系作家劉克襄,推薦陳冠學的《田園之秋》。這部三冊的散文集套書,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篇,出版後曾被譽為台灣自然寫作的經典。劉克襄以一張舊台灣地圖為藍本,挑選了部分章節,精彩生動地帶領民眾穿梭在番薯、赤牛與時光之間,讓與會者猶如同遊40年前的桃花源。

▲美食作家洪愛珠推薦《燕食記》。
▲美食作家洪愛珠推薦《燕食記》。

斜槓平面設計、美食作家的洪愛珠推薦葛亮的小說《燕食記》,故事從徒弟叛變師門自立門戶推展,讓讀者從「飲茶」和「點心」看見香港飲食文化近半個世紀的流變。

壓軸講者詹宏志延續先前在《週三讀書會》講述旅行書單,推薦2024年他將閱讀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幻術者的旅行:翻找非洲人李奧的故事》(暫譯,大陸譯為《行者詭道:一個16世紀文人的雙重世界》)。他以謝清高的《海錄注》、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馬丹.蓋赫返鄉記》和葡萄牙作家作品《大象旅行記》來勾勒民眾對該書的想像,並坦言目前尚未閱讀本書,期待2024年閱讀。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推薦《幻術者的旅行:翻找非洲人李奧的故事》(暫譯)。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推薦《幻術者的旅行:翻找非洲人李奧的故事》(暫譯)。

(文圖提供/公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