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串連16南島國家 「小島大歌」日本院線上映

集結台灣在內超過百位來自16個南島語族國家的原住民音樂家的音樂電影「小島大歌」,選在8月1日台灣原住民日這一天於日本院線正式上線,別具意義。(小島大歌提供)
集結台灣在內超過百位來自16個南島語族國家的原住民音樂家的音樂電影「小島大歌」,選在8月1日台灣原住民日這一天於日本院線正式上線,別具意義。(小島大歌提供)


集結台灣在內超過百位來自16個南島語族國家的原住民音樂家的音樂電影「小島大歌」,去年巡迴世界超過十個國家影展,包括峇厘島影展開幕片、濟州島影展閉幕片等,並選在8月1日台灣原住民日這一天於日本院線正式上線,別具意義。

由台灣製片及攝影師BaoBao陳玟臻以及澳洲電影導演及音樂製作人Tim Cole(提姆柯爾)所獨立著作完成的「小島大歌」音樂電影,緣起於萬那杜長老一句「我的祖先來自台灣!」,促使兩人在2015年發起「小島大歌計畫」,在非常有限的資金和資源下,兩人實地走訪南島國家錄音、拍攝,多年來與來自16個島國的超過百位音樂家合作,獨立製作了小島大歌電影,主要角色包括甫獲金曲獎四大入圍的排灣族Sauljaljui戴曉君、太魯閣族文化工作者彼得洛烏嘎,以及來自復活節島、夏威夷、索羅門群島、馬達加斯加、紐西蘭等著名音樂家。

雖然澳洲原住民並不屬於南島語族,這部電影的發想卻是兩人在2014年底於澳洲內陸與當地原住民錄製Songlines(歌之版圖)時萌芽,兩人因為聽見了廣播中傳來的IPCC氣候變遷報告,敘述海平面上升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兩人下定決心開始紀錄南島音樂,並在兩個月內辭掉工作,帶著不到台幣十萬元,一邊籌措資金,一邊進行拍攝,花費四年的時間,終於完成這史上第一部融合南島十六個島國、音樂家人數最眾的音樂電影。

全片以音樂為敘事軸線,且配樂皆是兩人在島國錄音的採集,音樂家更完全以母語演奏、彈奏傳統樂器、且在大自然錄音拍攝。製片人BaoBao陳玟臻還記得當時為了將某一首歌曲中的吉他以傳統樂器取代,坐了六個小時的小船,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布干維爾島,「當地的Yumi Yet竹子樂團用拖鞋拍打砍下的竹子,當六個人同時打擊,就變成一個和弦;而夏威夷相當受景仰的古調傳唱者Kekuhi,則是在電話那一頭說道,我只在某一個火山口的日出時分進行拍攝。」BaoBao説。

導演Tim Cole表示,一般在做配樂的時候,音樂製作人會找樂手進錄音室彈奏,或是使用Sampler軟體去做出想要的聲音,但他們是藉由與傳承這些樂器的樂手、在他們的土地上錄音、拍攝,歌頌人和土地的連結。

告示牌Billboard亞洲總監Rob Schwartz在本片世界首映會後就曾推崇,「一步一腳印的成就,小島大歌為處在環境議題最前線的地區,向世界傳達了有力又合時宜的音樂聲明!」知名澳洲國家廣播電台ABC Radio National廣播主持人Andrew Ford也讚揚,「很奇怪,這部片說穿了就是看一部83分鐘的MV,但是每一首歌曲的敘事都被隱約的串連在一起,不斷加成為龐大的力量。」

「小島大歌」日本上映首輪將於東京備受尊重的Image Forum劇場以及名古屋名演劇場上映一個月,並在月底於沖繩、京都、大阪、橫濱等地陸續上映,同時因為疫情考量,該片1日也同步於線上電影院Temparary Cinema上映(限日本)。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