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R重回「白色恐怖」綠島監獄 《無法離開的人》虛擬實境特映登場

VR虛擬實境給觀影者全新的故事體驗方式,人物的情緒和劇情張力都因沉浸式觀影而被放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VR虛擬實境給觀影者全新的故事體驗方式,人物的情緒和劇情張力都因沉浸式觀影而被放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第79屆威尼斯影展,台灣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無法離開的人》,抱回「沉浸式內容(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單元「最佳VR體驗獎」;國家影視聽中心將在今年5月舉辦本片虛擬實境特映,邀請導演陳芯宜、本片歷史顧問林傳凱,現身分享《無法離開的人》企劃緣由、歷史脈絡,及不同政治角度的深入分析等,深度講座讓現場觀眾意猶未盡!

《無法離開的人》是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出資拍攝,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讓觀眾直接回到1950年代的綠島監獄,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近距離見證政治受難者坤伯、阿青的人生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劇情張力都因沉浸式觀影而被放大,不少現場觀眾看完後都覺得十分震撼。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也表示,透過虛擬實境述說的真實歷史,讓大家正視這段過往,進而更珍惜民主與人權的價值。

陳芯宜為了發揮VR沉浸式的最大優勢,用了許多營造「身體感」的設計,讓觀眾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備受震撼。(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陳芯宜為了發揮VR沉浸式的最大優勢,用了許多營造「身體感」的設計,讓觀眾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備受震撼。(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而本片的歷史顧問林傳凱,也從自身致力口述歷史的調查經驗裡,在講座現場分享《無法離開的人》,與其他白色恐怖議題的影視作品有何異同。他談到,醫生、律師、老師等主流標準的菁英份子很常在這段歷史中被凸顯,「所以這次《無法離開的人》的人物設定,多少都有一點反省的意味。」《無法離開的人》以政治犯的家屬作為主要角色之一,「在監獄外的倖存者」是這段歷史少被論及的。

導演陳芯宜、本片歷史顧問林傳凱,現身分享本片企劃緣由。(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導演陳芯宜、本片歷史顧問林傳凱,現身分享本片企劃緣由。(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除了講座,國家影視聽中心三樓「時間圖書館」,更獨家為本特映延伸策劃系列閱讀主題展,展出《無法送達的遺書》、《藝術松創刊號-VR 這回事》等數件書目,讓電影作品成為知識學習的動力,誘發觀眾更進一步認識台灣的政治歷史,以及時下觀影技術趨勢,推動影像教育的使命。

《無法離開的人》「虛擬實境特映不只有放映、講座對談,也在中心「時間圖書館」,延伸策劃系列閱讀主題展。(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無法離開的人》「虛擬實境特映不只有放映、講座對談,也在中心「時間圖書館」,延伸策劃系列閱讀主題展。(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威尼斯影展揭曉「台灣導演獲獎」 凱特布蘭琪、柯林法洛奪影帝影后
擁金獅獎光環!《悲情城市》橫掃金馬卻失利 關錦鵬也出聲平反
徐乃麟當男主角票房慘 受辱怒吼導演「不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