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鍋3+11防疫破口 萬華慘背汙名

2021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破口指向當時機組員「3+11」政策,不過,指揮中心從未承認。圖為桃機旅客入境的畫面,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范揚光攝)
2021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破口指向當時機組員「3+11」政策,不過,指揮中心從未承認。圖為桃機旅客入境的畫面,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范揚光攝)

2021年5月,台灣經歷1年多防疫生活後,本土疫情首度大爆發,破口指向4月機組員引起的華航/諾富特事件,不過指揮中心卻指破口在萬華,令萬華人背負汙名。專家認為,本土不可能憑空出現個案,當時若能做好篩檢、疫苗等配套,就能把洞補好,去年本土疫情與機組員「3+11」息息相關,只是指揮中心不願承認。

疫情期間,機組員苦於檢疫時間過長,長年處在檢疫、派飛循環,在航空公司不斷反應下,指揮中心去年4月15日縮短長程機組員檢疫天數至「3+11」,即3天檢疫、11天自主健康管理。

去年4月20日,執勤至美國的2名華航貨機師確診,隨後引發一連串群聚。5月6日,諾富特飯店房務部主管確診後,飯店陸續出現個案,整起事件累計14名機組員、12名機組員家屬、7名飯店員工、3名員工家屬染疫。

諾富特非防疫旅館,卻收住居家檢疫者,涉違反《傳染病防治法》,遭桃市府開罰3000~1萬5000元,另因將檢疫機組員與一般旅客混住,涉違反《發展觀光條例第53條第1項》,遭觀光局開罰3~15萬元;華航則因未落實健康管控措施,遭民航局依《民用航空法》開罰100萬元。

諾富特事件後,5月11日起,本土疫情開始遍地開花,從蘆洲獅子王、宜蘭遊藝場,到後來的苗栗電子廠、高雄仁武群聚,國內1個多月內增逾500人死亡,檢討機組員破口聲浪不斷湧現。

去年6月11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長石崇良接受質詢時,卻直指疫情的破口是萬華,遭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要求道歉。

外界將這波本土疫情原因指向機組員「3+11」措施,不過疫情爆發3個月後,指揮中心卻仍表示,華航/諾富特事件對社區的影響找不到事證。陳時中當時強調,感染源應是國外,飯店內共同工作環境、員工間的關係難以真正釐清,只能說員工染疫、住宿者染疫,出去後傳染家人,這個案子就是這樣。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國內原本沒有病例,本土疫情爆發當然與「3+11」有關,只是指揮中心不願承認檢疫錯誤。他不是責怪「3+11」不好,而是責怪欠缺配套,若當初能加強篩檢頻率、疫苗施打,就能做好管理。指揮中心對篩檢一直強調會有偽陰、偽陽問題,但每個政策都會有破口,如同起司理論,1片起司會有破洞,但3片起司合在一起就能把洞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