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I擬判決 司改會:勿先上線後補票

司法院推動讓生成式AI來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2類犯罪的裁判草稿。(本報資料照片)
司法院推動讓生成式AI來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2類犯罪的裁判草稿。(本報資料照片)

司法院推動讓生成式AI來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2類犯罪的裁判草稿,AI是否能取代法官,引發外界極大疑慮。司改會質疑AI草擬判決的疑問與風險,認為司法院要減輕法官負擔,也要控制AI風險,勿「先上線後補票」。許多法官也懷疑,認為這只是進階版的判決「例稿」,根本無法減輕法官工作量,是司法院宣傳的噱頭。

去年4月司法院開始發展AI應用,希望以AI來撰寫犯罪的裁判草稿,以供法官製作裁判時參考,至於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及決定量刑等核心事項,仍完全由法官自行決定;司法院也已規畫,未來發展「民事交通損害賠償」、「消債更生、清算」等事件裁定草稿的自動生成開發案。

但民間司改會對於司法院的AI草擬判決,提出3項疑問,首先是資訊充分揭露,司法院應說明AI生成系統建置、監督訓練的範圍與方式;其次是加強風險評估,司法院應審慎評估AI生成系統使用方式,避免判斷錯誤、複製偏誤及司法信任風險。

最後,司改會也認為,應強化社會溝通,司法院應召開公聽會、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使用AI規範後,再開放法官使用,勿讓系統「先上線後補票」。

由於目前法官寫判決時,就會有制式化的「例稿」,有法官在內部的法官論壇痛罵,「說到底,不就是比較聰明的例稿而已?」、「司法院又是為了假裝跟上時代、製造話題,置基層法官於不義的作法」,也有法官質疑,「AI生成判決用都還沒用,都不知道好不好用,就超前部署、宣揚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