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最痛!他「下面一大包」竟睪丸癌 醫:少一顆還能生!3警訊快就醫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多數睪丸癌只發生在一個睪丸上,在治療結束後剩餘的睪丸仍可維持運作。(示意圖/翻攝pixabay​)
醫師表示,多數睪丸癌只發生在一個睪丸上,在治療結束後剩餘的睪丸仍可維持運作。(示意圖/翻攝pixabay​)

男人最怕「蛋蛋」哀傷!42歲的詹先生原是業餘的長跑健將,意外發現「下面一大包」不適感至台中榮總就醫而發現睪丸腫瘤,因病情複雜,經歷將近20小時才完成手術; 所幸詹先生術後身體恢復良好,不因睪丸腫瘤疾病影響,太太還順利生下龍鳳胎,重拾起往日生活,恢復了長跑的興趣。泌尿科醫師表示,多數睪丸癌只發生在一個睪丸上,在治療結束後,剩餘的睪丸仍然可以維持運作,基本上性功能及生育能力大多能恢復;呼籲若觸摸到硬塊、兩側睪丸大小不一等問題時,應立即找泌尿專科醫師診察。

中榮泌尿外科主任李建儀主任指出,睪丸癌是年輕男性中罕見但極具威脅性的癌症之一。睪丸是男性重要的生殖器官,負責製造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當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異常生長,便有可能形成癌症;而目前睪丸癌發生的原因仍不明、種類繁多,治療方法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都建議先切除睪丸病灶,再進一步選擇接受化學治療或手術方式。由於多數睪丸癌只發生在一個睪丸上,在治療結束後,剩餘的睪丸仍然可以維持運作,以及基本上性功能及生育能力有機會能夠恢復。

亞大附醫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睪丸癌好發於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發生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前者多為隱睪症造成,後者可能因外傷、感染引起睪丸萎縮所致。由於睪丸出現腫塊也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故需要由醫師透過陰囊超音波、抽血驗癌症指數(AFT、bhCG、LDH)、電腦斷層等方式正確診斷。

李建儀醫師說明睪丸癌與相關治療方式。(圖/中榮提供)
李建儀醫師說明睪丸癌與相關治療方式。(圖/中榮提供)

李建儀說,透過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大大提高睪丸癌的治療成功率和預後。建議每位男性在每天洗澡時,最好能自我觸摸睪丸檢查一下,如果觸摸到硬塊、兩側睪丸大小不一或觸感不同,懷疑有問題時應立即找泌尿專科醫師診察,千萬不要諱疾忌醫;疾病預後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病理分類、癌症分期、患者年齡和身體狀況以及是否接受治療。若能及早切除腫瘤,治癒機率高,術後定期追蹤即可。

中榮統計,自2002年以來共150位睪丸癌患者接受治療,整體存活率超過95%,其中有68位患者因疾病分期較嚴重,必須在術後化學治療,約佔45%,其中病患存活率為90%。團隊研究也發現,病患的腫瘤血液標記高低與後續是否需要接受加強治療有關,這項發現有助於年輕病患對疾病治療能夠有充足的準備,包括工作及生活的調整,而研究結果也在近期刊登於國際期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文字學大師許學仁病逝!「1類型中風」比例達8成 4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衣服遮好」新手媽搭捷運哺乳被唸!國健署:公共場合不得禁止可罰3萬
4風險因子你中幾項?85歲李家同罹「攝護腺癌」醫示警:輕忽3症狀恐晚期
BNT疫苗後繼續下險棋?郭台銘:選上總統後要恢復「中天」享真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