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生拔牙引發罕見皮下氣腫

屏基提醒拔牙前醫病應充分溝通討論。(記者毛莉攝)
屏基提醒拔牙前醫病應充分溝通討論。(記者毛莉攝)

▲屏基提醒拔牙前醫病應充分溝通討論。(記者毛莉攝)

一名二十一歲男大生,拔牙時發生罕見的皮下與縱膈腔氣腫,左臉頰及脖頸如吹氣般腫脹,趕緊轉送屏東基督教醫院治療,四天後腫脹消退,也順利拔除智齒。

這名男大生在他院拔左下方智齒時,拔到一半突感呼吸困難,醫師發現其左臉頰及脖頸如吹氣般腫脹,趕緊轉送屏基醫治。

屏基牙科主任劉振聲表示,病患經電腦斷層及臨床檢查發現,有氣體聚積在皮下軟組織及縱膈腔中,按壓病人浮腫的頭頸部時有爆裂聲出現,因此診斷為皮下氣腫。

劉振聲研判,應是拔牙手術過程空氣由皮瓣進入皮下組織及組織間隙,造成其臉部、頸部與胸部縱膈腔氣腫,由於氣腫壓迫著緊鄰的食道、呼吸道等組織,使得男大生產生吞嚥與呼吸困難;而灌入的空氣和水並非無菌,有可能引發細菌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及少見但會致命的壞死性縱膈腔炎,因此收治住院給予氧氣及抗生素治療。

劉振聲表示,拔牙是一種手術,因需要麻醉,因此必然存在風險,一般來說,只要按照醫囑服用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藥物即可,但若在四十八小時後,腫脹的狀況沒有改善,且仍出血不止、出現發燒、畏寒等狀況,應儘快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