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學生菸齡3年「腳發黑血栓」險截肢 醫無奈揭1趨勢

▲ 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台北市 / 潘維邦 綜合報導

菸害防制新法自2023年3月起施行,為保護兒少與民眾健康,全面禁止電子煙、嚴格管制加熱菸、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世界衛生組織(WHO)更訂定今年5月31日世界無菸日主題為「保護孩童,避免菸商干擾」。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張嘉修醫師表示,曾有位17歲的男學生求診,3年前因身邊朋友開而開始吸菸,之後想加入學校籃球隊,卻發現體能測驗時,雙腳明顯酸脹無力,甚至出現肢端發黑壞疽,經檢查起因於血管對菸鹼的過敏反應,使血管收縮,加上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引起發炎,形成大量血栓,由於腳部微小血管多已發炎閉塞,只能趕快進行藥物輔助治療,否則難逃截肢命運。

張嘉修說,據衛福部調查發現,青少年吸菸人口雖較10年前有顯著減少,但吸菸年齡有逐漸年輕化趨勢,且國中生、高中生電子煙使用率,分別上升至3.9%、8.8%。由於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易受到同儕、父母、社群媒體的影響,而開始吸菸,也常錯誤地認為只要抽電子煙就無害。

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 WHO已發表聲明,所有形式的菸品(含電子煙與加熱菸),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且電子煙與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不亞於其他菸品。2023年3月22日起上路的菸害防制新法,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並嚴格管制加熱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均不得使用電子煙或未通過中央審查之加熱菸,違者處2,000元至1萬元罰鍰。

陳彥元表示,目前尚未有任何加熱菸或其組合元件通過衛福部審查,但未來如有通過審查的加熱菸,即為合法菸品。為維護兒少健康,北市府已率先於2022年3月27日實施「台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特別規範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周邊50公尺內全面禁止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式菸品,違者處1萬至5萬元罰鍰。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呂姿毅副主任指出,WHO強調,菸草公司通常會以贊助活動、贊助科學家與研究計畫、利用社交媒體等方式誤導大眾。為推廣加熱菸等新興菸品,會由特定組織與有心人士提出「減害」、「健康的選擇」、「民意的要求」等假議題,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輕人使用菸品。最新1份統合42個國家報告的研究顯示:「青少年加熱菸使用率為5.25%,是成年人2倍以上。」。

國教行動聯盟青年部代表李雨函同學表示,新法上路前,每當要經過大學吸菸區,都必須憋氣快速通過,大學現已全面禁菸,終於不再受二手菸困擾,校園內的空氣更清新。李雨函強調,WHO不斷呼籲「菸草公司的目標就是要讓年輕人對尼古丁成癮,新興菸品就是菸草公司的途徑」。身為學生代表,呼籲其他五都及各縣市借鏡台北市訂定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的做法,減少學生接觸新興菸品的機會,以免於受到新興菸品誘惑。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補充保費喊漲衝擊存股族?金管會將與衛福部討論因應
大腸癌年奪6000命! 篩檢呈陽性「每20人就1人罹患」
我國女性「吸菸率攀升」 連未成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