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也有更年期!睪固酮流失惹禍

「新光醫療展健康達人講座」新光醫院泌尿科部主任黃一勝主講「睪固酮和代謝症候群及肥胖的關係」,民眾收穫滿滿。(鄭任南攝)
「新光醫療展健康達人講座」新光醫院泌尿科部主任黃一勝主講「睪固酮和代謝症候群及肥胖的關係」,民眾收穫滿滿。(鄭任南攝)

38歲的外商公司主管林先生,近期感覺疲憊、注意力不集中,有失眠狀況,與太太的床事也提不起勁。原以為是老化的他,檢查後才知自己得了睪固酮低下症,俗稱男性更年期。專家提醒男性,30歲以後,睪固酮濃度將年減1~2%,補充睪固酮即可改善。

本報1日與新光醫院共同舉辦「健康達人講座」,由先進醫資公司營運長林毓舜主講「AI精準健康共照」、圓展科技公司智聯健康處客戶經理黃妏霖主講「遠距醫療讓距離不再是藩籬」、新光醫院泌尿科部長黃一勝主講「睪固酮和代謝症候群及肥胖的關係」、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上熙主講「新敷料於傷口照護之應用」,獲民眾熱烈響應。

黃一勝指出,台灣睪固酮低下症的罹病率高達24%,通常發生於中老年人。根據男性醫學會「男性健康管理研究樣本」,650名男性在自我評量項目中,8成有睪固酮低下症狀,年紀越大越明顯。30歲以後,男性睪固酮濃度以每年平均1~2%的速率降低,40歲以後就可能因睪固酮不足,產生老化現象。

睪固酮低下對全身組織、器官都有影響,在心理方面,將出現易怒、焦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佳、憂鬱、失眠、疲勞等狀況。生理方面,則會有熱潮紅、盜汗、體重增加、骨質疏鬆、肌肉和關節疼痛、肌肉鬆弛。在性事上,男性也會出現性慾低、勃起功能障礙、晨勃減少等。

黃一勝表示,若要得知自己是否有睪固酮低下症,必須「臨床症狀」、「生化診斷」同時成立,問卷可作為篩選的第一關。男性若有性慾減低、勃起出現障礙2條件,加上易疲倦、體力變差等其餘8題中,任3題答案是「是」,則視為篩檢陽性者,可洽泌尿科醫師進行診斷。如經抽血發現睪固酮濃度低於300ng/dL,即可透過補充的方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