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遊學生慎防電話詐騙 教育部提自保3步驟

▲教育部彙整海外常見詐騙手法樣態,提醒學生面對最常發生的電話詐騙,謹記「一聽、二掛、三查」。(示意圖/Pixabay)
▲教育部彙整海外常見詐騙手法樣態,提醒學生面對最常發生的電話詐騙,謹記「一聽、二掛、三查」。(示意圖/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不少學生會在暑假出國留、遊學,教育部對此彙整海外常見詐騙手法樣態,其中針對最常發生的電話詐騙,呼籲謹記「一聽、二掛、三查」,期盼將赴海外留、遊學以及研習的學生提高警覺,維護人身以及財物安全。

教育部表示,為了維護出國留遊學學生安全,透過網站、社群媒體、海外台灣留學生同學會以及駐外單位所辦各類學生座談會宣導、呼籲學生留意詐騙手法,避免上當受騙,也將常見的詐騙樣態、各國報案方式彙整成為「海外常見詐騙手法整理及預防簡報」,提供將赴海外留、遊學以及研習學生參考,期盼學生提高警覺,維護人身以及財物安全。
 
海外常見詐騙手法整理及預防簡報總共列出「電話詐騙」、「ATM盜領詐騙」、「徵兵詐騙」、「電子郵件詐騙」、「簡訊詐騙」、「租屋詐騙」、「網友、投資詐騙」、「簽證、工作詐騙」,逐一分析學生海外生活可能遇到的各種詐騙情境,其中最常發生的電話詐騙,樣態包括「假冒政府單位」、「假包裹、帳單」、「超市禮卡」,教育部呼籲學生,謹記防制詐騙的3個步驟「一聽、二掛、三查」。

教育部指出,一聽、二掛、三查分為聽清楚來電資訊,有無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銀行帳戶資訊等;切勿匯款或提供個資,聽完立即掛電話,不讓歹徒繼續操控情緒;記下電話號碼及內容,向相關部門查證電話的真實性。

教育部建議,海外就學的青年學子可多參與海外台灣同學會的組織活動,汲取學長姐的生活經驗以及因應問題的策略,學生如有租屋需求、網友借貸等情形,也應多方諮詢親友、學長姐,才能防範未然。

▲教育部提醒學生,謹記防制詐騙的3個步驟「一聽、二掛、三查」。(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提醒學生,謹記防制詐騙的3個步驟「一聽、二掛、三查」。(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呼籲,出國學生避免接聽不明來電、點擊陌生電子郵件以及簡訊連結,切勿輕信他人指示匯出任何款項或提供個人身分證件、銀行帳戶資訊,期許學生時刻保持警覺,保護自己並且關心同學,提升防詐意識。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自救觀念不可缺少 學生水域安全嘉年華6/29登場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 台師大「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第7名
東方設計大學教職員要嘸「數千萬元薪資」 教育部:已進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