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糞尿資源化 沼液沼渣施灌農地豐收多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環保署為改善河川污染、清淨鄉村空氣品質,同時落實畜牧糞尿循環經濟回收氮肥政策,與農委會共同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策略,將沼液沼渣還肥於田。

環保署111年以試辦契作方式邀請農民使用沼液沼渣施灌紅豆作物,成效良好,112年還要再擴大推廣到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6個畜牧場較多的縣市。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顏旭明說明,112年祭出收益10%的推廣獎勵,鼓勵農民參與示範澆灌。各地環保局與農業處備有各種作物的種植手冊,並可提供輔導,更會協助媒合農地與畜牧業者,供應沼液沼渣的運送費用則由中央提供補助。

顏旭明表示,112年將著重加強推廣運用二期稻作,從先前試驗成果來看,水稻使用沼液沼渣不僅得到病蟲害少、稻穀飽滿、稻體強壯等益處,過往較受質疑的重金屬含量問題,也在持續進行土壤監測中獲得把關。

此舉不僅減少畜牧廢水排入水體以改善河川水質,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的作物也更顧及消費者食安,對農民而言,更有減少化肥使用、產量增加、與得到獎勵等好處。若參與示範澆灌計畫的農民,不僅作物產量平均增量3成左右,再加上環保署給予收益10%的獎勵,等於收入約可增加4成。

「環保署推廣老祖宗的智慧,可以省肥料又省水,不禁豎起大拇指說讚。」配合施灌的屏東縣新園鄉紅豆農民李太太表示,這次施灌沼液沼渣後,化學肥料使用量減半,作物也比較不會生病,收成又好,比起鄰近農地多出3成左右的紅豆產量,附近種植紅豆、香蕉等作物的農民看到收成以後,紛紛詢問如何施灌沼液沼渣。

環保署表示,這次的成果展現古法種植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看到了還肥於田的魅力和可能性,畜牧糞尿資源化就是一個永續發展的農業模式,將沼液沼渣轉化為有用的肥料,同時降低農業對化肥和農藥的依賴,為我們的土地和環境帶來更多的福祉。

沼到好豆找到幸福,沼液沼渣施灌農地豐收多
沼到好豆找到幸福,沼液沼渣施灌農地豐收多

更多新聞報導:
土水認證制度成果發表暨研討會 有效技術認證「做伙來」
產品包裝愛減量 金點新秀設計獎 總獎金高達新臺幣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