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台北盆地共振效應 大廈12至15樓地震搖晃最顯著

異言堂 /沈雅雯 賴冠諭報導

台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災害頻繁是宿命,特別是台北盆地,由於地質鬆軟,當地震發生時會產生盆地效應,使地震更加強烈。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台北盆地由於地質條件軟弱,容易產生土讓液化,盆地效應;同時加上都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危老建築多,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可說是地震災害最壞的一個地方。雙北地區有超過百萬棟30年以上的危老建築,是地震災害相當值得擔憂的一塊。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台北盆地由於地質條件軟弱,容易產生土讓液化。(圖/民視新聞)

由於地表與房屋本身都會有自然振動週期,若兩者相近,房屋會在地震中感到明顯的搖晃。一般來說,公寓或大樓,振動週期約是樓層數乘上0.1秒,而一棟15層的大樓,週期約是 1.5秒。當地震發生時,「共振現象」決定房屋搖晃會有多劇烈。新北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陳伯炤說,台北盆地的地表自然週期大約是1.2至1.5秒,當大樓的樓高約12至15層的時候,自然振動週期也正好介於1.2秒至1.5秒兩者頻率相近,因此會搖晃得更強烈。結構技師甘錫瀅指出,921之前興建的房屋適用舊法規,耐震力較差,而雙北地區有上百萬棟超過30年的老屋,確實堪慮,短期而言,應該請專業技師鑑定。注意房屋的主要「梁柱結構」是否有損壞,若有損壞應該盡快補強;長期而言,台灣應加速推動都更,用新的耐震設計的規範來設計,全面提升房屋的耐震程度,確保居住安全。

原文出處:異言堂/台北盆地共振效應 大廈12至15樓地震搖晃最顯著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異言堂/線上博奕失控 魔鬼設局?
異言堂/淚之醫護 重生之路
異言堂/只要一句話 AI偷走你聲音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九合一隨身避難包 防震防颱都適用
防砸、防火救命頭套 日本每戶都有
賑災物資募集中!助花蓮受災戶度難關
多功能警報器 120高分貝一拉即響
可夾式手電筒 免手持、逃生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