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地震島上的家─消失的真相

異言堂 /沈雅雯、賴冠諭報導

地震工程界流傳著一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地震頻繁的台灣,建築物安不安全、耐不耐震,可說是保命關鍵。然而,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房屋是在921之前興建的,當初建築法規的耐震係數較低,民眾住在這些房屋裡,必須更加審慎檢視,以確保住家安全。


異言堂/你家的房子耐震嗎?幾招教你快速分辨
異言堂/你家的房子耐震嗎?幾招教你快速分辨

近年來全台房價瘋漲,民眾買房往往認為「地點」才是首要,卻忽略了房屋本身是否耐震、能否在大地震來臨時,保護全家人的生命安全才是關鍵。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李志村表示,為了推廣防災知識,協會近期出版了簡單的圖卡與撲克牌,教導民眾快速瞭解「怎麼住才安心」、「地震來時,怎麼躲才安全」。

異言堂/你家的房子耐震嗎?幾招教你快速分辨
異言堂/你家的房子耐震嗎?幾招教你快速分辨

李志村強調,民眾可以透過幾個要點,先瞭解自己的住家是否風險較高。

首先,先確定房屋興建的時間。台灣在921大地震之後,全面修改建築物的耐震規範,因此「1999年底以後」取得建照的房屋,符合新的耐震規範;1999年以前的房屋,耐震規範不足,可被視為「不耐震建築」。而2005年以後政府又針對「近斷層效應」重新規範,所以2005年以後的房屋,安全度更高。

其次則是建築本身是否有「軟弱底層」的問題,921大地震造成全台十萬間房屋倒塌,政府在這些倒塌的房屋中發現,「軟腳蝦建築」、「懸臂式建築」,以及「違法加蓋」的房屋,倒塌的風險最高。這些軟弱底層房屋的特色就是:一樓大多只有柱子,牆面很少,而二樓以上都是牆,造成「頭重腳輕」的現象,像是銀行、商場跟連續店鋪,或是社區一樓的公共開放空間,時常可見這類狀況。

第三招辨識方法則是,建築基地的條件是否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或是距離地震的斷層帶較近。

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表示,如果民眾住家有不耐震疑慮,應該請專業技師評估,若有必要,則應儘快進行結構補強或是重建。目前政府力推老屋結構補強政策,最高可補助450萬元的維修經費。

相關資訊透過政府公開網站皆可查詢。

活動斷層GIS查詢系統:https://reurl.cc/7d9akl

土壤液化潛是查詢系統:https://www.liquid.net.tw/cgs/public/

原文出處:異言堂/你家的房子耐震嗎?幾招教你快速分辨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花蓮5.1地震「17縣市有感」 氣象署:0403餘震範圍
台灣最宜居城市是哪?他讚「這縣市3優點」擊敗北中南…全場吵翻
21:49屏東三地門地牛翻身 規模4.6、深度僅1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