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盆地效應! 地震來時 台北感受特別強烈

異言堂 /沈雅雯 賴冠諭報導

一百萬年前,台灣北部的山腳斷層發生陷落,形成了台北盆地。而盆地的地質,在大漢溪、基隆河與新店溪的沖積下,逐漸變成鬆軟的砂、泥層。而由於地質鬆軟,使得台北盆地在地震來臨時,容易產生劇烈搖晃。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台北盆地沖積層剖面圖。(圖/民視新聞)

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台北盆地的地質是鬆軟的沖積層,在整個台北盆地的東邊,像是台北101所在的信義區沖積層較薄,約只有幾十公尺厚,底下就是岩盤。但是到了新北、蘆洲、樹林、板橋,沖積層就厚到300到600公尺。鬆軟的砂泥層,地震來臨時會搖晃得更劇烈,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李憲忠解釋,如果把台北盆地想像成一個碗,就是碗裡面裝著布丁,由於布丁非常鬆軟,所以只要稍微動它一下,布丁就會持續搖晃很長的時間,就是所謂的「盆地效應」。相對之下,一有強震,災害會相當嚴重。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異言堂/台北山腳下的危機

台北盆地像是裝在碗裡的布丁。(圖/民視新聞)

 

原文出處:異言堂/盆地效應! 地震來時 台北感受特別強烈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異言堂/淚之醫護 重生之路
異言堂/只要一句話 AI偷走你聲音
異言堂/破AI騙局 刑事局建議設密語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九合一隨身避難包 防震防颱都適用
防砸、防火救命頭套 日本每戶都有
賑災物資募集中!助花蓮受災戶度難關
多功能警報器 120高分貝一拉即響
可夾式手電筒 免手持、逃生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