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聽!炮仔聲

專題組/王馨曼、呂炯緯 台北報導

每年農曆三月到五月,廟會遶境活動熱鬧開展,「炮仔聲」更是此起彼落。不少民眾覺得氣氛熱鬧,在雲林地方習俗更認為,鞭炮會越炸越”旺”。為了祈求旺盛的運勢,信眾或是友好宮廟經常會集資購買鞭炮「贊助」,也就是所謂的「贊炮」,因而衍伸出「拚場」、「回敬」的心理,讓鞭炮燃放量越來越多。


異言堂/慶典、遶境活動多 「炮仔聲」此起彼落 民俗與環境保護間如何平衡?
異言堂/慶典、遶境活動多 「炮仔聲」此起彼落 民俗與環境保護間如何平衡?

以2024年北港媽祖遶境為例,兩天內清潔隊共清出160多噸的炮屑與垃圾,打破往年紀錄。

異言堂/慶典、遶境活動多 「炮仔聲」此起彼落 民俗與環境保護間如何平衡?
異言堂/慶典、遶境活動多 「炮仔聲」此起彼落 民俗與環境保護間如何平衡?

「炮仔聲」增添熱鬧氣氛,但環保團體卻認為,過量燃放鞭炮,不僅造成空氣及噪音污染,也有公安上的疑慮。究竟,民俗文化與環境保護、生活品質間該如何取得平衡?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完整專題報導。

原文出處:異言堂/「炮仔聲」為慶典加持助陣 民俗與環保如何平衡?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謝京穎深V婚紗甜嫁Energy張書偉!見證人曝秘戀內幕
異言堂/台灣香菇消失中?
異言堂/台灣香菇消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