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知識」遇到「祖傳智慧」…,農藥改革在前線

文 方德琳 攝影 余志偉林佑恩 共同採訪 汪宜儒2017/5/18

【報導者-農藥減量行不行?專題】

從超市蔬果的多種化學物殘留,到紅豆田裡的老鷹危機,農藥使用已經成為食安、環境議題裡最受關注的對象。以往討論焦點都在政府農藥管理疏漏,過去3年,連番兩次修訂《農藥管理法》可看出輿論壓力後的進展。

如今,立法院戰火已告段落,主戰場轉移到農藥使用的農村現場。但是,面對點點散落的10萬名、平均年齡57歲的農業主力人口時,改變就沒那麼容易了。

「經營的還順利嗎?」

「嗯,跟原本想像的有落差。」位於雲林的義直農藥行老闆陳鳳義說。去年,他曾經以「不賣化學農藥的農藥行老闆」登上媒體報導,經營這一年多來,結果不如預期。

在青農回鄉風潮中,陳鳳義是其中一員。從一開始以慣行農法耕作,卻在農藥越用越重中醒悟是條不歸路,自己研讀進修農藥知識,逐步轉型到使用「生物防治資材」(註)。

他看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農業,即使不是有機或無毒農法,多半也有對環境友善跟安全用藥的概念。於是,他把父親的中藥行轉型為專賣生物性農藥與有機肥料,「這一定比賣中藥好。」

預想中的美好,沒有發生,他雖有用藥知識跟執行結果可以分享,但派不上用場。「我沒機會洗腦別人,沒有可能,都是很多阿伯來給我洗腦。」他自嘲大笑。

雲林義直農藥行老闆陳鳳義(左)。(攝影/余志偉)
雲林義直農藥行老闆陳鳳義(左)。(攝影/余志偉)

農藥是很在地的生意,在虎尾村三厝里的青農寥寥可數,會走進農藥行多半是同村或隔壁村的老農阿伯。「按呢賣無效啦!無人賣一支,要整組。」、「你按呢袂使,這蟲沒死!」阿伯看到他年輕,苦口婆心教他生意經,勸他多賣自己一些農藥。

精準的、安全的用藥,這些話對老農們顯得抽象、摸不著邊際。「他們寧可花錢買12支,反正其中總會有1、2支農藥有效。」他說,有專家學者戲稱,這是台灣農村普遍存在的「亂槍打鳥型」用藥法。

甚至,陳鳳義遇過把農藥當祖傳祕方傳承給下一代的例子。「爸爸走了以後,下一代來。他們溫室有一個放農藥的位置,那一櫃打開。我說,這個跟這個基本上是一樣的,你輪著用,教他怎麼配。他就說不行,我這個不能換掉,我爸爸生前就是用這一個。A+B+C,加起來才會有用。」

什麼作物易生什麼病?應該用什麼藥?如何使用?農委會提供「植物保護手冊」給農民參考,用意就是精準用藥避免使用過多,但這跟過去農村長久積累下來的用藥習慣大不相同。

遇到農村裡的「傳統智慧」,有心帶入新農藥知識的陳鳳義也束手無策,「還好,我還種東西,單靠農藥行(維生)絕對不行。」陳鳳義強調說。

農藥知識來自農藥行 農藥行只談藥效不談安全

過去,農民栽種作物,農藥知識幾乎都從農藥行來。

「以前誰會教這個?都是我們從廠商這邊聽,再去教農民。」泰農公司董事長謝振松經營農藥經銷30年。他在廟口擺攤,拿當地最常種的作物,向農民解釋,這是什麼蟲或什麼病?手上的農藥又如何有效。以貼近農民生活的說法,一個村落、一個村落推廣。

「有人把蟲丟進農藥裡,再拿出來放在桌上,看它扭幾步後死掉。看…,這隻蟲走5步,這樣有效。其實,你也不知道蟲是真的被毒死,還是淹死的?」宜蘭三星農會的林焜棠描述農藥行生猛推銷的手法。「最有效的,往往是最毒的,但賣農藥的不會告訴你這些。」以目前農藥知識來看,來自農藥商的訊息只片面集中在藥效,缺乏其它關於安全、生物環境的全盤了解。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台灣農藥的銷售跟使用是一大問題,「農藥商如何賣農藥?農夫如何用藥?大家心照不宣。」在農藥管理法規越來越嚴格下,若民間不遵守又有什麼用?

農業是技術不斷進步的產業,但在台灣卻變成萬年不變的傳統產業。一位在農委會毒物所工作的年輕公務員表示,「就像現在有了微創手術,一些病不需要像以前在肚子上劃一道傷口,對病人的傷害比較小,農藥也是。噴藥的器具也在改良進步,可以讓使用量變少,但我們可能還是用舊方法……。」這位參加過「gØv零時政府」活動的年輕公務員直言,農民與農藥行應該要進步,「但這很敏感,因為選票考量,(政府)不敢大刀闊斧做。」

根據中華民國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最新統計,目前全台農藥零售商加經銷商約有3,700 家,各地農藥零售店約有2,500家,其中雲林超過400家,是全台農藥行最多的地區。某些農業村落,如:宜蘭三星、台南學甲……等,農藥行比便利商店還密集。

全台農藥零售商加經銷商約有3,700 家,各地農藥零售店約有2,500家。圖為台南的農藥行。(攝影/林佑恩)
全台農藥零售商加經銷商約有3,700 家,各地農藥零售店約有2,500家。圖為台南的農藥行。(攝影/林佑恩)

即使近來有新進農藥商,但整體來說,農藥行是老行業,「平均下來,農藥行都超過20年。」同時也是植保商業公會理事長的謝振松說。第二代或第三代經營的農藥行所在多有。

台灣農村主力人口平均57歲,換言之,耕種資歷超過30年的農民跟20年以上農藥行是台灣農村的主力,這共生的老結構已存在許久。在食安議題沒有端上公共論壇前,他們日復一日,季復一季,用同樣方法耕作,無風無浪。而今,新觀念要進來,他們可有機會被撼動?

農村用藥過量主因 :重複用藥、治療的農藥卻被當預防用

63歲的陳明哲經營父親傳承下來的農藥行,是台南學甲鎮上四家農藥行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從民國53年至今,這家店已經超過50年。陳明哲高中時考取農藥行證照,憑著這張執照,農藥行從爸爸傳承給哥哥,到最後由陳明哲經營,「以前沒管那麼嚴,我爸爸在賣,但是我考照的,現在當然不行。」

鬆散的管理直到10年前才改變。民國98年政府要求農藥管理人員必須連續5年參加每年至少4小時講習,執照才能展延。這是台灣第一次要求農藥販售人員必須參加教育訓練,已經賣了快40年農藥的陳明哲終於需要「進修」了。

民國102年,陳明哲因疏忽缺席,隔年元月就被取消證照。「沒牌販毒怎麼行?我趕快去台中藥毒所上兩個星期的課,再考。」陳明哲笑說,已經快60歲了還要考試,實在不容易。他自承,辛苦歸辛苦,但那兩星期課程確實有收穫,讓他對農藥使用有新的想法。

他最主要的改變在於認知農藥使用的極限。他說,「土地不能進口,務農一代一代就是這塊田,農藥跟化肥若過度使用,會讓土壤酸化變貧瘠。以後怎麼辦?」

「高樓平地起啦,你土壤好,植物根部就健康,帶動上面植物才健康。」但他這套說法無法說服農民,「農民不會了解是這個原因,作物長不好,他們就怪我,說我派給他們的農藥沒效。」當土壤變酸化貧瘠後,讓地力恢復才是長久之計。但農民眼看收成不佳,農藥反而越用越重。

許多採用慣行農法的農民,幾乎不可避免走上農藥越用越多的不歸路。「氣候變化有關係,土壤,農藥抗藥性都有關係,但最主要還是農民的觀念。」陳明哲說。

理論上,多數農藥是看到病徵才使用,但台灣農民把農藥當預防,東西一栽種,先噴藥再說。陳明哲說,「農民普遍觀念就是:『有噴有保佑』」。平日沒感冒時,我們不會吃藥來保健,但作物還沒生病前,農民已經開始大量用藥。……..連結至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