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齊聚一堂,他們會談論什麼?

誰能召集6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聚一堂?答案是馬雲設立的「羅漢堂」。

6月底,由阿里巴巴發起成立的羅漢堂,召集了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2010年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2011年的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2012年阿爾文.羅思(Alvin E. Roth)、2013年拉爾斯.彼得.漢森(Lars Peter Hansen)、2016年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等,雲集杭州,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起「西湖論劍」。

這群世界「最強大腦」在6月底的羅漢堂數位論壇上,只討論一件事:數位技術與社會關係。會前還發布了「關於世界未來的十大提問」,引發眾多關注。

總觀這十大提問中,其實包含了6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共同思索,甚至是回覆,充滿真知灼見。十大提問如下:

第一問:「我們是應該先控制風險,還是先迎接數位技術?」

說明:要達到5000萬用戶,電力花了46年,計算機(電腦)花了14年,互聯網花了7年,皮卡丘花了19天。今天,在低收入國家也有60%的人已經擁有移動手機,決策時間前所未有的短,錯過成本前所未有的大。

第二問:「數位技術會擴大鴻溝,還是會讓世界變平?」

說明:技術從來都是雙刃劍,技術革命既讓地球能夠養活的人口從10億增加到70多億,也引發過兩次世界大戰,關鍵是能不能以最快速度,讓盡可能多的人受益。

第三問:「數據是誰的?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關於這一問的說明,6位諾貝爾經濟學獎舉了一個例子:司機的行駛記錄對於個人而言意義不大,但如果分享出去,會讓導航軟體的精準度更高。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不應該只追求唯一所有權,而是要尋找一種機制,既保護好隱私,又讓更多人受益。

第四問:「數位技術會讓更多的人失業?還是會讓工作時間更短?」

說明:眼下美國對人工智能的擔憂達到歷史高點,但實際上美國的失業率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技術革命並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但會帶來新的工種,以及縮短工作時間,我們該為未來的工作做好什麼準備?

第五問:「誰是平台經濟的受益者,是所有參與者,還是少數平台公司?」

說明:技術革命一直在深刻改變人類協同方式,到了數位時代,消費者和生產者被合成一張網,它就是平台,在全新的協同關係中,各方的收益、責任、工作方式、福利保障等都發生了深遠變化。

第六問:「治理機制要如何改變,才能適應數位時代?」

汽車誕生於歐洲,汽車商用的黃金時代卻在美國。在數位時代,什麼樣的政府、市場和公司治理機制,才能適應今天自下而上的創新和新協同機制?

第七問:「金融服務在愈來愈平民化的同時,會不會引發更多的風險?」

金融從來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眼下,數位技術讓賣茶葉蛋的老太太和銀行行長享受到同樣的金融服務。但金融創新,比如數位貨幣,也可能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第八問:「數位時代全球化會走回頭路嗎?」

技術貿易和知識的自由流動和分享,是全球經濟繁榮的核心動力,在世界經濟分化嚴重,技術發展參差不齊的今天,我們如何推動全球數位經濟協同,讓每一個國家受益?

第九問:「人工智能該不該有道德觀?」

無人駕駛汽車必須選擇撞向一邊,左邊是老人,右邊是小孩,它該做何選擇?這該由算法來決定嗎?

第十問:「大算力和大數據,一定會讓我們離真相更近嗎?」

關於問題的說明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利用大數據和大算力做決策,在1秒鐘內能摸象腿數百萬次,我們就一定會避免盲人摸象了嗎?

問完這十個問題,阿里巴巴旗下多個官方微博,包括阿里巴巴、支付寶、螞蟻金服等突然發布「英雄帖」,宣布「一位姓馬的同事」召集世界頂尖高手,一起討論未來十年裡全人類無法繞過的終極問題。

結果,猜測這位「馬同事」到底是誰?成了網友的第十一問。

圖片取自支付寶官方微博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