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鬱來臨時

中國時報【記者許文貞╱報導】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若以人口比例估算,8.9%的人有憂鬱症,約200萬人;重度憂鬱者約占5.2%,有125萬人。衛福部安心專線也統計,台灣每年五、六月是自殺的高峰期。雖然自殺與憂鬱症並非一定相關,但近來的社會事件也喚起許多人心裡的創傷經驗。想更了解憂鬱症,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建議,可以從這些書開始建立正確觀念。 憂鬱症、精神疾病的汙名,讓許多人無法正視或公開討論。《小鬱亂入,抱緊處理》一書,源自於網路圖文創作「小鬱亂入」,兩位作者林妤恒和白琳將憂鬱症幻化為一隻黏人的黑色的生物「小鬱」,以網站和圖文故事的形式,讓讀者了解憂鬱症患者該如何面對疾病。 「小鬱」有著漆黑的毛色、可以聽見壓力的巨大耳朵、干擾人入眠或行動的尖銳爪子和擾亂人的捲捲尾巴。它會悄悄地潛伏在人類身邊,時不時亂入人類的生活。林妤恒表示,他們在書中將面對憂鬱症的過程變成人生道路的冒險旅行,讓主角帶著「小鬱」走上了治療憂鬱症之路。 面對疾病 與它同行 「我們的靈感來自《魔戒》,就像佛羅多要送魔戒去火山。」林妤恒說,因為魔戒的力量,佛羅多在過程中很痛苦,但最後也得到成長,「覺得跟被『小鬱亂入』很像!」有如歷險記,書中主角在人生之道上走入了「憂鬱森林」,經歷協助治療的「白色村莊」,到「療癒客棧」傾聽故事,再到「精神病車站」坐上治療列車,甚至走過「死亡之崖」,最後重新回到社會裡。 「我媽媽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被診斷出躁鬱症,但我們家很保守,不太談論這些事,我一直以為她得的是憂鬱症。」林妤恒說,小時候曾經對母親很不諒解,甚至到「討厭」的地步。「以前覺得,為什麼別人的媽媽很『正常』,我媽媽卻是這樣?」長大後讀了很多憂鬱症、躁鬱症的資料,才逐漸能理解母親。 正視悲傷 妥善處理 憂鬱症和一般的悲傷情緒又該如何區分?美國社會學者艾倫.霍維茲和精神醫學學者傑洛米.維菲德合著的《我的悲傷不是病:憂鬱症的起源、確立與誤解》則打破迷思,點出當今的「憂鬱時代」將悲傷視為異常的傾向。也提醒社會大眾,憂鬱症雖然困擾身心,但觸發症狀的社會、人際、環境因素,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書中以1949年的劇作《推銷員之死》為例,原本深信美國夢的主角威利.羅曼,到60歲卻一事無成,被親人瞧不起,最後希望藉由自殺換取給家人的保險理賠收入。沒想到這個故事拿到現代,精神科醫師看了卻認為主角是得了憂鬱症。「過去我們文化看成是希望落空、抱負破滅的反應,現在卻被當成精神疾病。威利.羅曼從社會受難者搖身一變成了精神疾病受難者,代表我們對於悲傷本質的看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作者也提出反思,由於社會普遍過於依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中提出的憂鬱症定義,讓許多醫師沒有考量症狀發生的脈絡,「非病態的憂鬱跟失能導致的症狀被送作堆,通通歸成了疾病,這就是目前憂鬱症研究、治療跟社會政策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