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寶寶這樣睡窒息危險性加倍?黃瑽寧破解嬰兒睡眠危機

寶寶的睡眠是成長的關鍵,該如何讓孩子一夜好眠,又沒有安全疑慮呢?Yahoo TV爸媽有事嗎?》請到兩位幸福媽咪佩姬、邦尼,分享她們的經驗談。邦尼拿出可愛枕頭,感嘆小朋友使用率超低,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直接點出,因為小嬰兒的頸部與大人不同,兩歲以下不需要枕頭,會翻身之後更是滿床打滾,也可能有窒息的危險性,所以真的別給小小孩放置枕頭。

佩姬很在意孩子的頭型,也砸錢買了顧頭型的枕頭,後來才知道小孩太小不建議使用。黃瑽寧醫師再次強調,雖然頭形可以改變,但比起頭型,性命安全更重要,而且長大後靠頭髮修飾就看不出來,媽媽們別太過於執著。

佩姬的寶寶特別喜歡被抱著睡,常常放下就會醒來。黃瑽寧醫師表示,可以使用包巾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但不建議包著側睡。目前小兒科醫生都建議仰睡,再由父母手動協助翻頭。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習慣在床上睡著,在床上找到睡眠安全感。只是佩姬哀怨自己不管怎麼包,小孩都會掙脫,最後乾脆使用懶人版拉鍊式包巾。

黃瑽寧醫師現場示範如何正確使用包巾,固定寶寶的手但腳部可以放鬆,現在有些包巾還有魔鬼氈,輔助爸媽包得更順手。如果在意孩子的頭型,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可以先讓寶寶躺好固定,再用手動左右擺頭。孩子長大後開始會自己轉頭,四個月之後頸部變硬,可以嘗趴在爸媽身上玩,訓練頸部肌肉。只要掌握「趴著玩,躺著睡」的原則,左右手輪流換手抱,孩子的頭型就不需太過擔心。

邦尼和佩姬都是親餵母乳,兩人都常常餵到睡著,或是因為擔心孩子狀況,晚上多次醒來。黃瑽寧醫師說明,現在專家多半支持母嬰同房但不同床,唯一反對的模式就是母嬰分房,對於寶寶的身心靈發展都不好。他認為親餵母奶的媽媽如果想要母嬰同床也沒問題,但要注意寶寶不要趴睡,床上也別擺玩具和厚棉被,媽媽更不可以處於喝酒或用藥的情況。

挑選嬰兒床也有幾項標準,黃瑽寧醫師建議床欄間距要小於六公分,床墊也要符合床的內緣。此外,不建議使用海綿護欄,床墊也不要太軟,至於每天該幾點讓孩子睡覺,黃醫師直言不用急著趕孩子上床,只要時間夠長、時間夠規律、睡眠燈光夠暗就不會妨礙生長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