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補血行氣」 中山大學研究:可望防PM2.5

▲中山大學王家蓁研究團隊以科學方法證實,當歸中的「苯酞類化合物」,確實能調節並提升血液輸送氧氣的功效。(圖/記者陳維鈞翻攝 , 2017.10.02)
▲中山大學王家蓁研究團隊以科學方法證實,當歸中的「苯酞類化合物」,確實能調節並提升血液輸送氧氣的功效。(圖/記者陳維鈞翻攝 , 2017.10.02)

當歸補血行氣「係金A」,《本草綱目》記載「當歸」可以「和血補血」,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研究團隊,首度以科學方法證實「幾千年來老祖宗的智慧不是隨便說說」。研究發現,當歸中的活性成分「苯酞類化合物」,確實能調節並提升血液輸送氧氣的功效,研究成果已獲國際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未來經由動物與人體實驗,可望應用於開發PM2.5預防醫學。

本研究起因於王家蓁一次在吃「當歸麵線」時的靈光乍現,想起聽聞當歸可以「補血行氣」,便秉持追根究柢的精神,回到實驗室即投入當歸對血液影響的研究。她將當歸萃取液滴入人體血液進行體外實驗觀察,透過共振拉曼光譜、血氧平衡實驗及蛋白質理論計算模擬,歷時三年半,終於證實當歸中的一種活性物質,對於血液中負責輸送氧氣的主角─血紅蛋白(又稱血紅素),確實有調控其分子結構的作用,並藉此提升血液釋放氧氣到組織細胞的功效。

「這是全球首次以科學方法,由分子層級證實當歸真的可以『補血行氣』」,王家蓁表示,當歸被人類使用已有千年歷史,此研究終於證實其能補充血液功能,促使氧氣行於週身器官細胞。將持續進行動物、臨床實驗及安全劑量等測試,未來將可望開發新藥物或預防醫學,應用於各類與缺氧相關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及癌症等。

王家蓁說,當肺部發生阻塞時,氧氣及二氧化碳在受損的肺泡中進行氣體交換的效率也會降低,導致無法吸入足夠的氧氣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細胞及組織缺氧是伴隨COPD發生的必然結果。 因此,「找出有效方法提升血液氧氣輸送及釋放效率」是可能幫助預防或緩衝PM2.5對全身各器官組織造成衝擊甚至病變的策略之一。

本次有關當歸中活性物質對血液功能影響的研究成果,未來可望應用於開發PM2.5預防醫學。由王家蓁主導的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團隊,目前正與國內醫療體系和國外研究單位攜手合作,積極開發能夠降低PM2.5導致的各種重大疾病的新藥物和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