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癌症來敲門 樂觀面對殷勤付出
而在檳城,2600位志工及民眾參與浴佛,負責空拍的是一位罹患癌症的年輕人,因為投入慈濟,讓他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而在檳城,2600位志工及民眾參與浴佛,負責空拍的是一位罹患癌症的年輕人,因為投入慈濟,讓他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4/17起除醫療院所以外,國內幾乎已完全解除口罩禁令,不過新冠肺炎併發症病患連2周成長3成以上,加上國內流感等各項疫情都升溫,疾病管制署宣布自5/31起,4場所規定戴口罩,違者開罰! 新冠併發症
台灣飲食文化深受日本影響,不僅日式料理店眾多,日本的養生文化也深植人心。如今研究證實多攝取「日式飲食」,竟然與促進實際健康狀況有關?發表於權威營養學期刊《Nutrients》的文獻表明,日式料理常見的大豆、海鮮與海草(如海帶、海藻),有助於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吃日式料理可預防「脂肪肝」? 12種飲食中「這三者」效果最好 該研究由日本大阪公立大學所發起。研究團隊自2021至2022年期間招募200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並以就讀大阪都立大學醫學院的20歲以上學生進行研究與比較。日式飲食在此研究的定義為含有米飯、味噌湯、醃漬物、豆製品、綠色或黃色蔬菜、水果、海鮮、蘑菇、海草、綠茶、咖啡、牛肉和豬肉等食物。研究團隊根據上述12種食物進行「日本飲食評分」(mJDI12),結果顯示,日式飲食中食用更多大豆、海鮮與海藻類食物者,對於肝纖維化進程的抑制最為顯著。研究團隊還追蹤了日式飲食對肌肉質量的影響,發現吃更多豆製品者的肌肉量更大,推估與其豐富的蛋白質組成有關。研究作者松本義成博士表示,上述3種健康食物的共同好處,是其脂肪含量都相對較低,如大豆富含飽和脂肪量較低的植物纖維蛋白;海鮮魚類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許多人都曾聽過長輩抱怨吃東西沒味道,或是舌頭顏色不是粉紅色,且外觀還有腫大、裂痕、下陷齒痕等,對此情況,有醫師就示警,恐是身體缺乏維生素B群導致。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口罩解封後大家的生活幾乎回歸疫情前,外出、搭車也可以不戴口罩,然而近來卻有民眾發現,疫情似乎出現反撲的跡象,就連過去3年沒有確診過的「天選之人」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新的第4波疫情,雖還是有許多幸運的民眾沒有確診過,不過坊間近期傳出先前許多「天選之人」在這一波難逃新冠確診。
許多男性朋友年過40歲之後,會突然對於日常生活、工作開始提不起勁,不僅整天懶洋洋,還很容易出現身體酸痛,就連自己喜愛的事物也興趣缺缺,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但這種情況的兄弟們千萬別擔心,因為有很高的機率是因為男性更年期所導致的狀況。
台灣本土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有耳鼻喉科醫師指出最近到診所的確診患者增多。疾管署今天公布上周平均每天新增209例新冠肺炎併發症本土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預估第4波流行大約會在6月底、7月達高點,並推論第4波疫情的重複感染率約2成,多達8成是初次染疫。
時序進入春夏,跳蚤、蚊蟲也蠢蠢欲動,雖然小小一隻,卻可能成為毛孩的隱形殺手!Yahoo奇摩毛宇宙整理了幾個寵物圈常見的致病蚊蟲,一起防範未然。
本土第四波新冠疫情再起,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這波染疫的人變多,還不至於造成醫療量能緊繃,但新冠病毒不會像SARS一樣完全消失,即便有疫苗也無法避免確診,提醒免疫力低弱的族群要保護自己。他說,現在除了新冠,腸病毒和流感病毒也回來了,尤其是腸病毒疫情「今年可能會很厲害。」
本土第四波 新冠疫情升溫,中重症個案 跟著增加,讓各大醫院 通報量攀升。現在還傳出,許多大醫院的"感染管制師",不堪工作量負荷太重,出現離職潮,因為指揮中心解編後,原本的 電子通報系統,"又回歸舊制,變成紙本作業",還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時間壓力也大。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中度颱風瑪娃位於東半部外海逐漸北上,中央氣象局預估週三、週四(31日、6月1日)最接近台灣,降雨熱區轉移到北部、東北部,其中東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雨勢較明顯、持續
李坤城兒子李卓軒連2天毀滅性爆料,指控林靖恩「巨嬰」無情奪財產。沒想到林靖恩才回應而已,李卓軒竟然重大宣布,想要將李坤城財產捐出去!
社會中心/蕭宥宸報導台中18歲賴姓高中生獲生父(爺爺)贈與價值5億房地產,卻與26歲夏姓男子登記結婚2小時後墜樓;而賴母則指控賴生與夏男謀財害命;又有自稱賴家子女控訴賴母破壞家庭,
瑪娃颱風逼近台灣東半部海域,然而宜蘭縣一名12歲少女與25歲的張姓軍人網友,在28日相約到南方澳內埤海灘「情人灣」踏浪,而當下受到外圍環流影響,雙雙遭大浪沖走,少女因此失聯,歷經
「強烈颱風」瑪娃越來越靠近台灣,最快明(29)日發布海上警報。不過,今(28)晚就要變天了!因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晚「這3區」將下雨,各位早點回家!
論壇中心/施天擇報導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接受徵召後,民調不但沒有出現「慶祝行情」、甚至落居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與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之後,讓藍營焦慮不已。針對相關議題,桃園市議員于北辰、在民視節目《台灣最前線》,批評侯友宜「沒辦法獲得廣大支持與絕對擁護的地方,都『躲起來』不去」!
現年60歲的金馬影帝梁朝偉,個人私生活極為低調,甚至所有事情會自己處理,同時也經常被拍到出現「社交恐懼」的神情與舉動,他也在日前受訪時大方承認自己有這樣的現象。不過近日梁朝偉又被捕捉到出現「社交恐懼」的舉止,但這次並非出現在表情管理上,而是「腳趾」。
國民黨17日中常會上正式通過,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藍營參選2024總統,不過《美麗島電子報》2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侯友宜的支持度呈現下滑,甚至還輸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此,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示警,倘若6月底前民調仍呈現不利國民黨態勢,黨中央必定要有所因應,此舉也被解讀為「換侯」開出第一槍。侯友宜得知後則在今(30)日回應,「同心齊力,團結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