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私密影像外流受害者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什麼?
文:吳靜恩、陳亭蓁、張文
性私密影像被他人持有並加以威脅,甚至不用威脅便日日夜夜活在恐懼之中;無數平台與社群上大量流傳,網友恣意點閱觀看,又持續分享的無盡循環;每一個點閱下載,每一句看似輕巧的譏諷揶揄......
「被拍攝的我,遭受外流後所要承受的一切。現在我站在你面前,請你正視這些對我的攻擊,你會怎麼想?」
針對「未經同意散布私密影像」的議題,三位政大與交大的大學生組成Snails+團隊,於6/11在台北捷運中山站發起一場街頭行動:為彰顯外流社群的真實樣態,Snails+蒐集了來自網路各處的戲謔、攻擊性留言,並將象徵觀看流量的標誌圖示貼滿受害者的全身,站立於街頭,邀請民眾上前正視並感受此情此景,最後撕除她身上的傷害。
不同溫層的想法與交流——來自民眾真實的回饋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要拍就沒事了。」在行動過程中,部分民眾表達類似的看法。因為那些散布與觀看的人抱持的惡意太過龐大,我們無法改變他們,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
我有錯嗎?
事實上,私密影像的拍攝有許多不同模式,從伴侶之間的合意/脅迫拍攝、詐騙集團的誘導、於廁所的偷拍以及駭入手機等各種非法取得途徑。
起初也許立意良善的保護性倡導,但用字會逐漸變成「不要拍就好了」、「聰明一點,要會保護自己」,不僅忽視影像取得手段的情境差異,也無意間將外流之後的責任很不公平地歸咎在被害者身上,這股社會壓力使他們更難以向外求助、反抗加害者,甚至開始質疑自己也是錯的、有罪的。同時讓加害者合理化自身犯罪的行為,只因為「當初是他們自己願意拍的」。
「受害者的形象並非片面且單薄。同意拍攝不等於同意被散佈和需要承受這些對待。」
對於民眾的回應,Snails+以不同的視角切入嘗試對話。有的民眾表示自己接收到了以往不曾思考過的方向,也有部分仍然抱持一貫想法,然而即便如此,過程中也未曾出現激烈的指責與對罵,而是理性訴說自己的想法,並傾聽對方,試著理解。
你沒有錯,我們都在——那些手寫下的溫暖
「其實當初發起這個行動時我們是害怕的,怕路過的人冷眼旁觀,怕大家對於受害者不以為意甚至嗤之以鼻。實際過程中還是有遇到不少令我們感到挫敗的時刻,但同時也遇到很多蘊含力量的聲音。」Snails+團隊表示。
一位母親牽著兩位小女孩經過,年幼的女孩似懂非懂地聽著團隊的說明,最後寫下「加油」二字。她也許還不知道何謂性私密影像外流,那些都還離她太遙遠,但她明白有一些人受傷了、過的很不好,小小的鼓勵也許可以帶來一點幫助,而她願意給予。
年邁阿伯並不清楚相關議題,這些是他的日常中不會出現的討論,但在當天走向前仔細凝視,靜靜聆聽團隊的說明,最後提筆寫下「不要傷害他們」六字。
害怕「安慰太過淺白」的男子在看板前駐足了很久,反覆斟酌筆下的一字一句;一旁的母親耐心地等候、陪伴。最後,兩人留下一張寫滿留言的便條紙。
一對年輕男女走向前,男子淡淡地說自己也曾是被外流的角色,同行的女子並未附和或是給予回應,接過紙筆寫下「可以逃避,也可以面對,大家都跟你們站在一起。」
對於面臨同樣經歷的你/妳,Snails+想說......
當行動走向尾聲,原先貼滿當事者身上的傷害被撕除下來,有的散落地面,有的被模擬的當事人握在手中。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遭受這些經歷的你不曉得當時是怎麼走過來的,現在的你還好嗎?
許多觀念要能改變、導正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歷經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產生變化,在私密影像不再成為脅迫對方的手段之前,在社會大眾能意識到事態嚴重性與傷害之前,在你們尚未耗盡所有力氣之前,希望仍然存在的善意能帶來一點力量,人不要就這樣消失,希望你們自由。
延伸閱讀
從天菜成為「菜渣」,他們如何長成一個跨性別?
日本「開發合作」地區與台灣新南向政策多有重疊,政府可以從中學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