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民謠在土耳其響起 膚慰敘利亞難民學生

來自臺灣的女性音樂家黃雅農五月底帶著珍愛的樂器,來到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為敘利亞難民學生演奏。在校長及志工們以及2百多位學生的迎接中,黃雅農不僅演奏台灣民謠,也演奏敘利亞著名的歌曲。

黃雅農,出生於臺灣臺北,專長橫跨插畫、平面設計、攝影、錄影,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專長是演奏傳統國樂嗩吶。黃雅農有條不紊的將珍貴的樂器一樣樣的擺放起來,有大有小,一一解說,從巴烏、管子、卡腔、口弦,到嗩吶,黃雅農一邊講解一邊演奏音樂,第一首的〈望春風〉讓人驚艷,沈醉在優美的樂聲中,掌聲不斷!其中嗩吶的大小也各發出不同的聲音,越小的嗩吶越尖銳,越大的聲音越低沉。除了模仿動物的聲音以外,人類講話的聊天聲也可以入樂。

一首首歌曲,從〈青蚵仔嫂〉到〈丟丟銅仔〉,有閩南歌謠,也有客家情歌,完全展現台灣民謠的魅力與特色。演奏〈高山青〉時,黃雅農邀請現場的學生們一起以舞蹈及打拍子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們非常興奮。

黃雅農最後以敘利亞著名歌曲〈Be yourself〉壓軸,學生們手拉著手一起歡唱律動,完全沈浸在喜悅裡,讓演出帶到最高潮!

黃雅農也參加了學校特別排演的戲劇節目,內容講述滿納海學校的學生們在逃難後失學,之後由慈濟人胡光中、周如意與余自成找回學校,完成受教育夢想的過程,黃雅農也和志工一起以手語表演〈一家人〉樂曲。黃雅農表示,她從小生長在幸福的臺灣,沒經歷過戰爭的苦,看到他們表演的故事後才明瞭所經歷的一切,也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帶給他們一些正面積極的能量。

志工也向黃雅農介紹滿納海學校的由來和故事,看到過去一個個在街上被慈濟人找回來讀書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開始做起志工來回饋社會。當臺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災難時,這些孩子們也都沒有缺席,即使自己也是難民,仍然貢獻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人,付出愛心,這溫馨故事且堅韌的毅力,讓黃雅農感動不已!

 

(撰文:周如以,攝影:Taghreed Hasan、Yousuf Alja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