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遇上傳統市場:環南市場公共藝術明年登場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數位創作已成為當代藝術的新興潮流,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臺北市市場處,經邀請比件,由國際知名藝術家Arno Coenen創作環南市場公共藝術作品《紫氣東來,風味飄香》(The Flavour Dragon)。作品結合數位科技與傳統市場文化,運用AI作為創作媒介,匯聚數位藝術、在地文化與傳統工藝,傳遞出環南市場獨特的人文氣息,為臺北注入新穎的藝術活力。

來到萬華環南市場勘查的Arno Coenen與文化局蔡詩萍局長笑談,當初收到臺灣的邀請信還以為是詐騙,直到來往的過程才發現沒在開玩笑,讓對東方文化深感興趣又熟諳武術的Arno忍不住要大展身手。在蒐集素材的創作過程中,Arno越趨認識臺灣文化,對他而言,來到環南市場有如一場奇幻之旅,從小生長在荷蘭的他,熟悉的是小型的露天市集,如環南市場這種規模巨大又種類繁多的批發暨零售市場,可真是前所未見。

Arno以運用數位藝術與傳統工藝創新融合的公共藝術作品聞名,其作品與當代次文化、青年文化和流行文化產生共鳴,代表作《豐饒之角》(Horn of plenty)位於荷蘭鹿特丹市場大廳,以花卉蔬果為題的巨型壁畫讓市場變得鮮豔壯麗,更使地方市場搖身一變成為享譽國際的知名景點。

本次作品《紫氣東來,風味飄香》:龍型雕塑、盤飾與壁面圖像等三組作品,以環南市場的多元豐饒為題,由大理高中國中部學子走訪市場,將各自的見聞化為關鍵字指令,體驗如何創作獨特的AI圖像;並邀請環南攤商、市民朋友提供環南魅力關鍵字參與作品的圖像發想。當這些寶藏關鍵字到位,就是數位藝術大師Arno運用AI加以轉化雕琢的時候了。

說到這裡,Arno用了amazing來形容這回在臺灣的各種邂逅:當在鶯歌窯廠與臺灣傳統陶藝師、工藝師交手,藝師們對設計圖落實執行提出面面俱到的建議、那些陳列廠中令人流連忘返的剪黏作品,再再讓Arno驚嘆不可思議,Arno殷切期盼正在進行的其他創作也能有與臺灣藝師合作的機會。這荷蘭臺夫特藍瓷與臺灣胭脂紅老碗的邂逅,化學反應持續進行中。

「這會不會是臺灣公共藝術史上新的里程碑呢?」這種從未見過、充滿實驗性的民眾參與手法,這個Arno不斷提及臺荷相遇帶來的文化衝擊交流、比劃切磋,「我覺得充滿榮幸,能夠來到這裡」在與攤商交流的說明會上,Arno抱著沿路獲贈的豆芽菜、韭菜和玉米筍感性道來。

「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全案分為A、B、C三個子計畫,正展現了臺灣公共藝術隨著時間發展,持續演進、嘗試各種藝術型態的企圖,A案電影作品《環南時候》以故事串起環南獨特的人情與歷史氣味;B案《環南的餐桌》透過型態多元的民眾參與將攤商、社區、市場攬進藝術行動裡;C案《紫氣東來,風味飄香》作為即將與環南市場同進退的設置型藝術裝置,回到最原初的公共藝術形式:雕塑、壁畫、盤飾,卻採用現下最新穎具實驗性的手法:AI。

「關於藝術,我們可以做什麼?」賣豬肉的大哥站在嫩粉粉看起來有夠好吃的腿肉後問。對有些人而言,藝術一向是未知的探索旅程,是一場奇幻探險;而「公共」藝術玩更大,它不只是探索,還要夾帶眾人、有著「來吧一起」的精神,邀請你捲起袖子和大家一起,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