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端午粽子多「冷凍1年恐壞」 2月內要吃完

疫情後的第一個端午節,民眾串門子機會提高,就連收到的粽子也比疫情間還要多,吃不完的粽子冰在冷凍,可別以為一整年都不會壞,營養師建議1到2個月內就要吃完,以防加熱後細菌孳生、營養也流失。

圖/TVBS
圖/TVBS

民眾來到市場,買應景的粽子,疫情後的第一個端午,過節氣氛也比疫情間還要濃厚,收到的粽子也進帳不少。

民眾:「吃不完欸,(收到多少)大概有25個,以前送的更多收到更多,現在比較少。」

民眾:「(收到)三四串,一串大概就是5到10顆,有差今年比較,真的比較像端午節,往年的端午節一樣。」

粽子多到吃不完,通常會先冰冷凍保存慢慢吃,但也有人粽子一冰,就到會放到明年再見。

民眾:「像肉什麼,它們不是都可以冰半年,肉粽期限也都是有寫啊!」

民眾:「我們吃差不多1個月以內,我們就會吃完了,太久就不好吃了。」

其實粽子冰冷凍太久真的不太好,食藥署也呼籲,因為端午溫度高濕度大,適合病菌黴菌生長,沒吃完的粽子要冷凍儲存,而且快點吃完,吃之前要解凍再加熱,營養師也說,最多冰1到2個月就已經是極限。

圖/TVBS
圖/TVBS

營養師夏子雯:「如果復熱不完全,它可能細菌也比較容易孳生,可能營養素也會慢慢流失。」

歷史老師也分析端午節,除了有屈原懷才不遇投江典故,另外一個角度看,正逢農曆五月也稱為惡月,因為天熱驅蟲要避疾,所以延伸祭祀活動,請安問候用端午平安比端午快樂好。

圖/TVBS
圖/TVBS

歷史老師曹若梅:「菖蒲葉它的形狀,就很像一柄長長的寶劍,把不好的事都把它揮劍斬斷。」

專家也說農曆五月五日,在屈原投江前,就已經有過節的傳說典故,只要能開心過節,不管是怎樣的祝福的話語,民眾大多也能體會。

更多 TVBS 報導
屈原不姓屈?不能說「端午節快樂」?揭密端午節冷知識
放了兩千年!「最古老的粽子」河南出土 內容物曝
粽子太多吃不完!網傳「塞冷凍庫能放很久」 食藥署曝解答
端午2類人勿送粽子!民俗專家警告「恐觸霉頭」犯忌1招化解

看更多相關新聞
端午連假花蓮各景點人潮多 合歡山區、遊樂園最熱門
連假第三天壅塞地點出爐!公總:合歡山段明日有自行車賽
連假首日4500名遊客綠島過夜 用電量創42年新高
端午連假高雄湧出遊人潮 愛河風景區逾3萬人次
趁漲價前衝一波!溪頭湧現連假避暑人潮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