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絕地反攻 夾娃娃機玩很大

大型夾娃娃機店即使在入夜後,仍吸引許多夜貓族試手氣。(程炳璋攝)
大型夾娃娃機店即使在入夜後,仍吸引許多夜貓族試手氣。(程炳璋攝)

隨著疫情趨緩,過去充斥街頭巷尾的「夾娃娃機店」又大行其道,除了一般的公仔、模型、絨毛玩具,最近更多了泡麵、零食等民生物資。台中太平的業者甚至推出真人版夾娃娃機,在大型機台內吊掛真人,讓消費者雙手雙腳直接變機爪,每次250元,獨特的體驗吸引許多民眾嘗試。

夾娃娃機台風靡程度,甚至連大學校園也躬逢其盛,中原大學去年9月曾有廠商在川堂擺設3大排夾娃娃機,但在被諷刺「裡面是否裝學分?」、「學校缺錢缺瘋了」,後緊急撤除。

高雄市區不乏大型連鎖夾娃娃機店進駐,多半選在商圈或三角窗,高雄林皇宮原本1樓吃到飽餐廳也轉型成「熊貓夾美食」,引進上百機台主攻夾零食,還有咖啡、港式點心等可現場兌換。

台中市以連鎖大型夾娃娃機樂園為主,如夾子園、熊布丁、夾樂比等大型親子樂園。除了傳統的娃娃和公仔等玩具,最受歡迎的還有泡麵、洋芋片、餅乾、糖果等休閒食品。業者不僅把夾娃娃機作為新零售的經營模式,更從食品廠直接購入商品,將夾物與遊樂園結合,成為許多父母和孩子的療癒場所。台中太平的夾樂比樂園更推出了真人版夾娃娃機,吸引許多顧客挑戰。

為吸引人潮回流,新型態的夾娃娃機樂園採取「深耕社區」的經營策略,有的推出儲值500元送300元的優惠,還提供保夾機制。另熊布丁親子樂園在假日會請速描師為消費者描繪速寫畫;壽星顧客更能享受免費飲品和禮物等回饋,還經常辦摸彩活動。

新北市夾娃娃機店約1700家,近期竄起大型零食場夾娃娃機風潮。台北市商業處管理科也發現,近期娃娃機業者逐漸改為食品夾取台,店面規模較以往大且都有專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