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次「曙光盃籃球賽」盼能去汙名化》精神康復者:透過籃球重拾信心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15日舉行「第五屆曙光盃三對三籃球賽」,邀請大家一起認識精神康復者,也希望社會能去汙名化。(圖片來源/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提供)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15日在台北體育館盛大舉行「第五屆曙光盃三對三籃球賽」,超過140位精神康復者化身籃球選手在球場上揮汗奔馳著,朝向曙光飛奔。

過往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常被社會大眾視為負向、孱弱以及應與社會隔絕的,但隨著精神健康議題逐漸受到重視與打開對話,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認識到,精神疾病是可以透過多元治療及各項社區復健服務來穩定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也更願意去理解並給予正向支持。康復之友協會透過曙光盃讓精神康復者見證自己的能力,也擴展大眾對此族群的嶄新想像。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常務理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羅惠群也表示,去年立法院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案,最重要的還是修正後社會如何來共同支持。

(延伸閱讀:台版「N號房事件」不斷上演》被害者年齡層頻下探 立委籲儘速修法 )

疫後首次!超過140位精神康復者參與籃球賽

本會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支持下,於107年舉辦第一屆曙光盃至今,賽事規劃皆秉持「運動復元」的精神,選手來自社區復健中心、精神康復之家以及醫院日間病房的精神康復者,並以符合正規國際賽事的規則及場地辦理三對三籃球賽。過去三年因新冠疫情面臨停辦、縮小規模的困境,今年終於在疫情平穩後開放報名後迅速額滿,顯見所有參賽選手對於曙光盃的熱情與期待。

曙光盃籃球賽的理念除了精神康復者的參與外,更重要的是在於共同擔任賽事籌備的角色,從「曙光」的命名開始,到Logo的設計與賽事場地佈置,以及賽事當日工作人員的安排,都有康復者參與其中。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期望藉此增加康復者的社會參與動力,也能反饋自己的能力與提升自信心,持續邁向復元之路。

台北市社會局局長姚淑文(左1)、立委王婉諭(左2)、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右3)皆到場支持,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常務理事羅惠群(右2)表示感謝。(圖片來源/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提供)

曙光盃三對三籃球賽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開球。(圖片來源/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提供)

康復者透過籃球重拾信心

康復者小銘表示,「平時在公園常常看到有人在打籃球,心裡很想一起打球但又憂心他們會歧視,也會擔心體力和技巧不如他們。但因為有曙光盃,我和其他隊員賽前會約時間練球切磋球技,就像其他人一樣。而比賽當天透過團隊合作,努力得分與到位的防守在比賽中自然發揮出來,每個人都很有信心,體力也真的有變好。」

每屆賽後,幾乎所有的選手對於曙光盃活動皆給予正向回饋,除了感受到賽事當下的活力,也期待未來能夠持續超越自己,看見自己價值。

康復者小銘表示,比賽當天透過團隊合作,努力得分與到位的防守在比賽中自然發揮出來,每個人都很有信心,體力也真的有變好。(圖片來源/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提供)

精神疾病的污名來自於人們因不理解而引出的恐懼,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也希望藉由曙光盃賽事,邀請大家一起認識精神康復者,也期待藉此拋磚引玉,邀請大家一起開創出豐富多元的活動,集結眾人之力,一起將「去汙名」之球,投進「復元」的框。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央行打炒房措施 換屋族成冤大頭?央行信用管制新制讓換屋族得多備100萬
民調》民進黨性騷案 賴清德拆彈3成5滿意 年輕人近5成不表態
企業發放端午獎金比例與金額雙創5年新低 勞工心聲:最不想收到的禮品是自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