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餐都在家 食品加工業績逆勢狂飆

疫情下百工百業蕭條,食品加工業卻逆勢成長,因為三級警戒民眾宅在家,吃飯除了仰賴外送,更有不少人喜歡上網挑選、購買品項豐富的食材。桃園有間加工廠,六月份業績成長五成。生產線更是提升到24小時不斷電,以應付滿滿的訂單。

大鍋裡正在熬煮蹄膀,一鍋可煮100個、6月開始一天至少煮上400個,才能應付客戶訂單。另一頭,黑蒜雞也在不停封口、包裝,本來員工只有上白天班、現在因應訂單暴增,增派人手、加開夜班、拼24小時不斷電趕工。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食品加工廠業者李隆乾說,「本來一天的出貨量大概在50箱,但是這一波的疫情改變,讓我們的成長速度,大概一天的出貨量,增加到150箱左右。」

食品加工廠業者劉宏國表示,「訂單瞬間說實在話,工廠一度也感到非常的驚喜,整個業績成長量,基本上成長預估超過50%以上。」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五月中疫情爆發,做吃的行業、包括小吃店、餐廳、攤商生意慘淡,連帶讓加工廠訂單銳減,還好業者腦筋動的快,實體店賺不到錢,迅速將通路轉往直播、電商、電視購物等平台,契合網購時代,業績直線飆升、短短一個月成長五成以上,食品加工業者嗅到商機、打鐵趁熱、打算開發新產品。

食品加工廠業者李隆乾說,「目前我們公司代工的品項,大約有3、40種朝向說,再增加10至20項新產品出來。」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疫情宅在家 食品加工業網路訂單接到手軟

網路銷量將業績衝到高點,以冷凍豬蹄膀來說、原本一天出貨不到200個、疫後轉往網路銷售,就多了一倍的銷量。加工業者生意接不完、有時還得篩選客戶。

食品加工廠業者劉宏國提到,「如果再這樣下去,已經在打算要往擴廠(思考)。」

一包包的冷凍食材經烹煮加工後、準備裝箱出貨,民眾買回家只要隔水加熱就可食用,這一波疫情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讓加工食品大賣,但疫後是否仍有這般光景?業者不願想太多,時機財先賺先贏。

(民視新聞/林靜芬、莊柏驊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274萬劑莫德納陸續封緘 首波110萬劑7/1開打
承銷商能打、員工卻不行? 北市府造冊疑爆「特權」
光良愛心便當曝暖舉K 台大醫師、大馬餐廳讚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