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最慘畢業季?台大教授葉丙成主持畢業對談:請尋找熱情,為世界創造影響力

自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延燒至2021年,在疫情下的畢業季,學生、家長、老師該如何調整心境、面對劇烈變化?台大教授葉丙成與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於日前(6/22)晚上共同發起線上對談,吸引超過千位師生熱烈響應。透過深度訪談林子鈞「20 歲即創辦國際教育 NGO 的人生選擇」,兩位講者給予年輕世代多項具體建議。面對後疫情時代,葉丙成教授也鼓勵年輕人,「別怕浪費時間尋找熱情,因為社會正等待新世代創造影響力」!

台灣的6月正值畢業季,卻遇上嚴峻疫情影響,畢業生正面臨人生、求職的重大轉折點!台大教授葉丙成邀請新創公益組織「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分享如何探索熱情,並在 20 歲找到人生志業,前往尼泊爾震央協助貧童受教育的成果與故事。短短一週便吸引超過千位師生熱烈響應。

在對談開場,葉丙成便分享未來的求職趨勢,「世界變化劇烈,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有47%工作未來會消失。英國勞動部研究,孩子們長大後的工作,有65%的還未出現。」

接著,此場對談以與談講者林子鈞的創業故事為主軸,2015年尼泊爾發生強震,當時就讀台大經濟系二年級的林子鈞前往震央,協助兒童重返學校,卻從此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五年來,遠山呼喚團隊不只協助 5,500位孩子受教育,獲得天下雜誌評為「天下40未來領袖——變革者」。

20 歲即創辦教育NGO 林子鈞:失敗後仍會想要嘗試的事物,這就是你的熱情所在!

超過六成的報名者共同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迷惘、找尋熱情」。林子鈞認為,「迷惘代表你還想要嘗試,不是一個壞的狀態;而若你找到『失敗後仍會想要嘗試的事物』,這就是你的熱情所在。」葉丙成教授也鼓勵參與者,不要怕浪費時間探索興趣,因為知道自己的人生不要什麼,也是一種很大的收穫。

許多學生也探詢,長時間維持熱情的秘訣是什麼。林子鈞解釋,「熱情會消失,是因為它被看成一種工作態度,然而熱情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若是如此,不管成功、失敗,都是一種前進。」

葉丙成更呼籲家長與老師,一定要給予孩子、學生探索自己的空間,人生除了競爭與升學之外,學生更需要找到熱情,學習為自己做選擇。


林子鈞與遠山呼喚服務的尼泊爾學童。圖/遠山呼喚提供

世界變化快速,除了專業度,年輕世代還需累積的兩項能力

林子鈞以 17 歲的東南亞青年人才,主動要求成為遠山呼喚實習生為例,表示職涯發展、求職規則已經不同,求職沒有國界,成績只是參考,更重視實際經驗、創新能力。林子鈞分享,「『自學能力』、『獨立思考』,這兩項能力會非常重要,因為課本來不及告訴你世界的樣子,單一技能往往不足以應付當今的挑戰,世界變化太快了。」

在自學能力方面,以 Podcast、區塊鏈、虛擬大學的出現為例,說明近年來閱聽行為、交易模式、學習行為的改變。林子鈞說,「當世界不斷變化,擁有自學的習慣與能力,才能率先掌握趨勢,主動為人生做出選擇。」

在獨立思考方面,以國際扶貧計劃「窮人銀行」為例,林子鈞描述自己在該孟加拉一間社會企業總部實習期間,被邀請至平民家中吃飯,才知道被給予的資訊與真實情況有所出入。他表示,「在貧富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媒體與閱聽者之間,資訊往往是不對等的,要習慣抱持懷疑,追查真相,別讓選擇建立在錯誤的資訊上。」

後疫情時代的社會新鮮人,葉丙成:你可以讓世界變好

疫情之下,公司企業紛紛受到波及,造成即將進入職場的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對談中,許多人提問未來該如何面對。

葉丙成說,「年輕人才是最了解新知識的族群,既然如此,年輕人應該敢於為自己做選擇。」他也期許台灣年輕人勇敢打開國際視野,為世界創造影響力!林子鈞則鼓勵畢業生,「世界大門終將開啟,即將在後疫情時代出社會的年輕世代,反而能成為帶來改變的關鍵。千萬不要看輕自己的影響力。」

最後,葉丙成在對談中鼓勵迷惘的年輕人、家長閱讀林子鈞的新書《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當中描述了面對迷惘、創辦教育組織的心路歷程。兩位講者都相信,只要年輕世代勇敢尋找人生熱情,遠山呼喚的故事將不是唯一!

閱讀林子鈞的生命故事《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


葉丙成教授期許年輕世代,一起讓世界共好!圖/葉丙成提供
關於 遠山呼喚
「一個以『離開』為目標的服務模式。」

2015年,由林子鈞、蔡宛庭共同創辦。遠山呼喚深入尼泊爾震央,堅持長期服務。五年來,秉持著「勇敢嘗試、鼓勵失敗」的團隊氛圍,共創立9項教育專案,協助超過5500位受災兒童長期受教育。

遠山呼喚渴望實踐「以離開為目標」的服務,2018年成功領導在地青年創辦自己的NGO,以終為始根植教育,開創「在地人自營」的教育系統。

2021年遠山成立五週年,發起「亞洲NGO人才學校」,開始將尼泊爾經驗複製到印尼、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深信源自臺灣的教育可以成為國際品牌。

遠山呼喚網站:https://www.callsoverridges.org/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llsoverrid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