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恐怖分子

母親節你是不是沒回去看媽媽?端午節你還要不要回家?你有同事確診嗎?你小孩有同學確診嗎?你還敢約外食聚餐嗎?你要不要參加國際書展?處在疫情爆發下的台灣,你是感到恐懼,還是恐慌?是恐慌,還是恐怖?

維基百科解釋「恐懼」(Fear),是感覺危險與威脅的一種強烈情緒。恐懼會導致生理變化,產生行為反應,做出攻擊性或試圖逃離的反應。人類的恐懼可能是對當下發生某種刺激的行為,或是對未來威脅的預期與期望。

一般而言,恐懼是面對變局時,人類為了生存而必須有的風險意識。但如果是不必要的擔心、焦慮、慌亂,那是「恐慌」。恐慌會造成心理陰影,形成社會混亂。但如果是天災地變、人為惡意攻擊、有意的漠視不作為,那都應該是「恐怖」,因為你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死的?對台灣現在面對疫情的處置,你覺得是恐懼、恐慌,還是恐怖?問題是出在溝通傳播、治理能力,還是壞心惡意?

比利時知識型網紅,曾獲頒狄德羅科普獎的納森.宇天達爾,對溝通對話出問題的情境寫了《優雅反駁的技術:善用溝通標靶,練就批判思考,讓對方服氣又不傷和氣》一書,提醒大家有時忍一時卻會愈想愈氣,有時吵一架也不代表你就贏了,關鍵在你的心態與對話技術。

在2019年歐洲議會大選期間曾流行過「砸奶昔」運動。面對不同立場的異議人士,群眾會準備奶昔招待,但不是給人喝的,而是砸在對方身上。把場景移至我們身處的辦公室、家裡或社群平台上,意見不合就開戰,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然而,這些都落在「溝通標靶」最外圍的失分地雷區:肢體暴力和語言暴力。逞一時之快的意氣之爭,或許能解一時的悶氣,但要提醒自己的是:這對我們想達成的目標有沒有助益?

你可以有情緒,但別忘了溝通的目的。你可以有為難之處,但別忘了尊重對方的權益。真正的溝通贏家是在協商後獲得更好的成果。也就是所謂的「溝通標靶」的建立,取得共識的靶心。台灣現在正是需要一個在疫情期間取得社會共識的關鍵時刻。

我們需要知道恐懼。網路上流傳一句話:「大樂透頭獎難中,很多人相信會中。新冠肺炎易中,很多人卻不相信會中。」這是危機意識的不足。囤積罐頭、搶買發燒藥,完全不敢出門,這是不必要的恐慌。但沒快篩劑就要解封、不提供重症病房只放人在家自理、不備足急救藥品任由死亡人數竄高、沒想怎麼讓確診人數下降只講7月可能不戴口罩,這不是恐怖分子的行為那是什麼?這跟校園殺人、捷運無差別攻擊有什麼不同?

歌德說:「勇敢裡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勇敢其實是與深思和決斷為伍的,但不是無知的恐懼、莫名的恐慌,更不該造成無能的恐怖。難道我們只能期待幸運降臨,祈禱上帝眷顧?(作者為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