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逆勢成長 全台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大放異彩

疫情中逆勢成長 全台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大放異彩
疫情中逆勢成長 全台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大放異彩

【記者陳顗喆/台中報導】經濟部將於11/14日於中興新村臺灣省政資料館舉辦盛大「2022榮市聚金—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頒獎典禮,今年度全國共有14處優良市集、72攤樂活名攤通過評核獲得5星級肯定,獲獎者數量較前年翻倍成長,為歷年之冠。

被譽為「菜市場金馬獎」的評核活動,是國內傳統市集每年兵家必爭,今年全國共有51處市集、498攤參與樂活名攤評核,歷經評審委員一個月嚴格、公正公平的實地審查,其中獲得4星等以上之市集有44處、樂活名攤248攤,從眾多市集與攤商中脫穎而出。

去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核活動停辦,在疫情期間,傳統市場及夜市的攤商們,除積極配合經濟部設置衛生安全食物遮罩、實施人流管制及實聯制、定期清潔消毒並提供酒精消毒等相關政策外,同時營運方式仍不斷創新、提升自我能量,今年全台共通過130處優良市集與3,274處樂活名攤,在今年度的評核中大放異彩!

經濟部林全能次長表示,傳統市場與夜市在庶民經濟當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充滿特色,最能感受在地生命力的地方。不管經過多少世代變遷、或是經歷這兩年COVID-19嚴重的疫情打擊,仍舊展現市場人的韌性、熱情。這幾年我們經濟部積極投入軟、硬體經費,硬體部分改善市場老舊設施、耐震補強等,軟體部分攤餔位優化輔導、舉辦半價銅板購、夜市送奶雞等大大小小宣傳推廣活動等,一起與各位攤商共同打拼。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傳統市場最能顯現一地的特色文化,更是庶民經濟的具體展現。經濟部多年來深耕全國各傳統市場,與攤商朋友們搏感情,同時配合農政衛生單位,協助導入販售冷鏈、原產地標示、食安衛生等多項重要政策,落實在經營轉變之中。未來,輔導重點放在協助傳統市場進行攤鋪位優化,以及鼓勵年輕朋友在傳統市場創業,藉由年輕人天馬行空的創意,讓新舊共融的傳統市場,既保留原汁原味同時又能與新商業模式接軌。

完整的「111年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核通過名單」,請上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最新消息,網址:https://www.cto.moea.gov.tw/web/news/list.php?cid=3。

圖: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經濟部中部辧公室主任郭坤明與五星優良市集獲獎人合影。